何以醉 发表于 2014-9-15 11:23:08

装配体分析结果失真了吗?请大侠们帮看看!

本帖最后由 何以醉 于 2014-9-15 11:28 编辑

如下图所示,Y向应力最大点出现在装配体端面的压板(铸铝件)螺栓安装台和本体加强筋交界处,
这和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压板受四个Y向螺栓13200N的预紧力,Z向也是两个螺栓和底部冷板固定,预紧力也超过10000N,中间夹紧部分向Y向两端的膨胀力有5000N,最大应力出现在一个单元上,出现应力集中区域,是否有些和实际不相符?同事说下部冷板最少需要四层网格,单层插值计算会影响计算结果。但是冷板不是受力关键件,主要考察中间夹紧部分的塑料件,所以初步计算用自动分网。

hjli6 发表于 2014-9-20 02:56:29

1. 单元要用二阶.
2.应力要看节点.
3. 节点应力要平均.
4.应力集中尖角加圆角.
5. 看等效应力.

何以醉 发表于 2014-9-25 16:40:02

本帖最后由 何以醉 于 2014-9-25 17:02 编辑

hjli6 发表于 2014-9-20 02:56
1. 单元要用二阶.
2.应力要看节点.
3. 节点应力要平均.

谢谢!我设置如下:
1、单元是二阶的,四面体十节点网格;
2、应力我看的是单元的,不是单元-节点的;
5、最后看的是Von-Mises应力

装配体总体分析结果是:
大部分是均匀的,就是螺栓固定接触处应力较大,关注的塑料件存在应力集中,问题是:单元应力和单元-节点应力差距很大,是所有情况下UG都看单元-节点应力比较准确吗?
UG网论坛的观点是单元应力表示单元质心所受应力,而单元-节点表示共用节点的各单元在节点处的平均应力?但有的网友指出通过手动简支梁计算,节点应力比较准确,大侠能否帮解释这两个力支持算法、具体的区别和应用场合,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装配体分析结果失真了吗?请大侠们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