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693|回复: 40

[K文件] 有做降落伞的前辈吗?出来拯救一下世界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0 22: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整个模型的描述入K文件中的模型一样,伞衣为FABRIC,伞绳和加强带为cable,不知为什么伞衣最后膨胀得太浮夸了。我感觉材料参数啥的应该没问题,是参照了好些文献后在设置的,可就是不知为什么伞衣最后变形得很夸张!
    有做降落伞的前辈、大神出来拯救一下世界啊!感激不尽感激不尽!
    K文件 和截图已奉上

    拜托啦!老板催得很急!
  file:///D:\Backup\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522921588\Image\CYC1}5Q001A~DMS%F{Y%NML.jpgfile:///D:\Backup\我的文档\Tencent Files\522921588\Image\CYC1}5Q001A~DMS%F{Y%NML.jp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4: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zdsimwe 发表于 2014-7-14 13:11
看起来像是参数的配合问题,看看伞绳的拉力是否合理。

另外,参考*ALE_COUPLING_NODAL_PENALTY ...

好的,十分感谢!我查看的一些文献在模拟降落伞风洞实验时,将风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气源,一部分为主流场,请问前辈,这两部分怎么进行连接呢?我采用的方法是在ansys前处理里面model的布尔运算的glue,好像不太对。请问前辈知道怎么操作吗?    谢谢前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0 不支持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0: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各位前辈多多指教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16: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各位同仁,别只顾下载,不发表意见呀!:'(:'(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1 17: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德阳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11 16:38
各位同仁,别只顾下载,不发表意见呀!

我只有一张图片,你看一下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2 1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zhuliuxian 发表于 2014-7-11 17:21
我只有一张图片,你看一下吧。

请问前辈,流固耦合时流场需要定义吗?还是只要定义关键字*constrainted_lagrange_in_solid就行?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3 10: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德阳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12 10:31
请问前辈,流固耦合时流场需要定义吗?还是只要定义关键字*constrainted_lagrange_in_solid就行? ...

不好意思,我对流固耦合不熟悉。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10: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好的。依然感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13: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看起来像是参数的配合问题,看看伞绳的拉力是否合理。

另外,参考*ALE_COUPLING_NODAL_PENALTY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4 2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14 14:30
好的,十分感谢!我查看的一些文献在模拟降落伞风洞实验时,将风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气源,一部分为主 ...

没做过类似问题。从一些例子来看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你的问题似乎在于:1、接触定义(contact)是多余的吧;2、伞绳密度输入有误(起码影响计算步长);3、风洞试验你没有施加风洞壁面约束?4、沙漏控制固体部分和流体部分一般分开处理。试着给你改了一下k文件,计算还算顺利,和实际情况的差异就不清楚了。你邮箱贴出来,修改后的k发给你,仅供参考。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9: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roczhp 发表于 2014-7-14 21:36
没做过类似问题。从一些例子来看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你的问题似乎在于:1、接触定义(contact)是多余的吧 ...

哇哈哈,跪谢前辈!我邮箱hotbluesky@126.com,我运行一下,有问题再向前辈讨教哈!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6 0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15 09:46
哇哈哈,跪谢前辈!我邮箱,我运行一下,有问题再向前辈讨教哈!

已发送。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09: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再次感谢前辈!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6: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前辈您好,
    一直忘了回复您。您之前给我修改的关于降落伞的K文件,我回去运行后从外形看,没有问题,但我给出的模型是简化了的模型,所以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对比。关于您提出的几点原因,我在您的K文件基础上对比我之前的K文件,逐一排查,发现是我源文件风洞边界条件设置的问题。
    不知可否再请教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风洞边界,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0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roczhp 于 2014-7-21 00:49 编辑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20 16:42
前辈您好,
    一直忘了回复您。您之前给我修改的关于降落伞的K文件,我回去运行后从外形看,没有问题, ...

首先,你现在的模型风洞边界不设置是不行的,除非你把风洞壁也用物理模型建立,然后将风洞壁与空气耦合(constraind lag in solid),这样你空气部分就不用设置边界约束,而风洞壁部分设置约束边界,不过这样模型太麻烦太大,没人这么做。至于你现在的模型,可以通过节点约束方式实现风洞壁边界(不用建立风洞壁物理模型),就是风洞边界上的法线方向节点自由度约束为零,沿风洞方向自由度不能约束(本身你已经施加了速度边界!),垂直风洞轴向方向约束不约束都无所谓(你可以试试,结果应该差不多!)。如果你认为你的风洞和伞尺寸相比很大很大(无限大!),你可以设置非反射边界条件。你可以对比一下这几种边界条件对实际计算结果的影响,然后把结果贴出来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00: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roczhp 于 2014-7-21 01:02 编辑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20 16:42
前辈您好,
    一直忘了回复您。您之前给我修改的关于降落伞的K文件,我回去运行后从外形看,没有问题, ...



大概对比了下伞面受力(中心单元v-m应力)情况,风洞壁面边界前两种情况基本相同,非反射边界伞面受力较小,但伞形很快稳定,而前两种情况出现几次振荡后趋于稳定。计算结果和预期差不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5: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roczhp 发表于 2014-7-21 00:59
大概对比了下伞面受力(中心单元v-m应力)情况,风洞壁面边界前两种情况基本相同,非反射边界伞面受力较 ...

谢谢前辈您的回复,很细致认真,再一次受教了!
    您之前的K文件中,对风洞的出口处并未设置边界条件,我试了一下设置为无反射边界效果很好,其他的边界是按照约束XZ向自由度设置的。您说的这个伞面受力(中心单元v-m应力)情况曲线是怎么绘制出来的?用的LS-PREPOST吗?纵轴是应力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1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21 15:24
谢谢前辈您的回复,很细致认真,再一次受教了!
    您之前的K文件中,对风洞的出口处并未设置边界条件, ...

你在出口加非反射边界也可以(这种情况我理解是,相当于风洞高度远远高于你伞的高度),不加的话就是普通的压力出口条件,程序自动计算,你依实际情况添加。
曲线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v-m应力,是用lsprepost中的history(element)提取后用orgin或者excel作图,你根据你要分析的情况具体分析。

点评

谢谢您的讲解!  发表于 2014-7-21 18:51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8: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roczhp 发表于 2014-7-21 16:59
你在出口加非反射边界也可以(这种情况我理解是,相当于风洞高度远远高于你伞的高度),不加的话就是普通 ...

    原来是这样啊。懂了懂了。真心感谢您!
    恩。。。您别怪我事儿多哈,我想请问就是*section_solid关键字中的ACT是什么含义啊,其中有一个英文单词是ambient,这个我一直没搞懂,因为在*control_ALE中也出现了,其中的DCT,1是拉格朗日,2是欧拉,3是ALE,4是欧拉ambient。。。关键字手册里面只是标明了不同数字代表的这个类型,但具体每个类型代表的意思一直没懂。
    还麻烦您能耐心教导哈。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1 2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hotbluesky 发表于 2014-7-21 18:50
原来是这样啊。懂了懂了。真心感谢您!
    恩。。。您别怪我事儿多哈,我想请问就是*section_solid ...

section_solid中的AET主要用来定义进、出边界条件的,AET一般取4或0,4的话用来定义inflow(流动源),0的话用来定义outflow。
DCT在r5以后不用了,默认为1(advection logic),或者为-1(new advection logic),非-1情况下都一样。
具体这些你要去查查手册或看看有关教程了。
In addition to setting ELFORM to 11, setting AET to 4 in *SECTION_SOLID invokes a reservoir (or
ambient) type element option in the ALE formulation. The user may dictate pressure to such
elements by prescribing the thermodynamic condition of the element, either as unvarying with
time by simply defining E0 and V0 in the *EOS (equation-of-state) input or as a function of time
via *BOUNDARY_AMBIENT_EOS. Thus, to model a prescribed inflow or prescribed outflow of
material, one or two layers of ALE elements on the exterior of the mesh at the inflow (outflow)
region is assigned a unique PART ID so that AET may be set to 4 for that layer. If the inflow or
outflow conditions include a known flow velocity into or out of the ALE mesh, that velocity is
prescribed by applying *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NODE to the exterior nodes at the
inflow/outflow region.
To model unprescribed (unknown) outflow, AET may be left as 0 (default) in which case outflow
is calculated by LS-DYNA.
Do not attempt to assign values other than 0 or 4 to the parameter AET.

点评

非常有用!  发表于 2014-7-22 10:18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3-29 18:09 , Processed in 0.0685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