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595|回复: 28

[K. 精华区] 好的FEM分析應具備的條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3 16: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转一篇文章来自:http://cad-cam.no-ip.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459

以下文章是個人的一些經驗談,不見得很完整,不過可以參考參考。

作FEM分析需不需要充實力學知識?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如果沒有充足的力學知識,能否保證FEM分析一定是好的?答案是:當然無法保證。
但是若有充足的力學知識,就一定保證FEM分析一定是好的?答案是:無法保證。
可見充足力學知識只是好的FEM分析的必要條件,卻非充分條件。

一個工程師能完成好的FEM 分析,他的背後除了
(1) 充足力學知識之外,還包括了
(2) 嫻熟數值方法
(3) 好的網格品質
(4) 合理之邊界條件、材料性質、分析模式設定
(5) 熟練的軟體操作
(6) 強大之軟體功能
(7) 速度夠快的硬體
(8) 其他

這裡所謂「好」的FEM分析,並不一定指正確,只要是在各種主客觀條件下(例如有無時間壓力、
預算充不充足、電腦夠不夠快等等),經過思考、妥協而完成的分析,只要合理,有一定的準確度,
可用來解釋一些現象或工程應用,都可說是「好」的FEM分析。

以下根據個人經驗及感覺,對以上8點做簡單論述。

(1) 充足力學知識:

例如分析模型為非等向性材料,一般FEM套裝軟體提供了等向性(isotropic)、正交性(orthotropic)、
異向性 (anisotropic)等材料選項,有些可能還有橫向等向性(transversely isotropic),如果以上幾個名詞不太熟悉,
那可能要先去複習一下非等向性彈性力學,不然異性性材料矩陣理的21個材料參數就不知是啥碗糕了。
如果是複合疊層板,一般軟體需要設定主軸方向材料性質、主軸方向以及疊層順序,如果對複合材料力學完全沒概念,
一些基本的材料性質座標轉換、tension- bending couple不太清楚,就很難保證跑出來的結果是否合理。
一個稱職的FEM使用者或工程師,應有能力利用力學知識(例如材料力學或彈性力學)概念來檢視數值結果是否合理。

(2) 嫻熟數值方法:

有限元素基本上是將連續體(所謂「連體力學」)離散化,原本是要解微分方程式,經由網格劃分,離散化後變成解聯立方程式,
所以一些解聯立方程式的數值方法(如高斯消去法)、線性代數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特徵值、矩陣運算)、數值積分(如高斯積分法)等等,
或者更進一步的數學概念(如變分法),如能有些基本概念,相信對FEM分析結果會有些助益。
例如FEM分析過程中,先得到nodal value (node上的位移、反作用力等),經由高斯積分概念,得到元素內部高斯積分點上的應力值,
再經由外差及平均才能得到node上的應力。所以一般情況下,應力之準確度較受網格品質所影響,位移則較不受網格品質影響其準確度。這是數值分析的一個現象,值得注意。
要熟練數值方法,最好的方式除了研讀相關書籍外,自己寫個簡單的有限元素code,整個過程走一遍之後,不熟也難。

(3) 好的網格品質:

前面一點提到,位移較不受網格品質影響,但是很不幸的,很多FEM分析結果就是要看應力,所以網格品質在這裡就顯得重要了。
一般而言,越正方形(細長比越接近1)的網格、越不扭曲(元素兩邊的夾角越接近90度)、網格越密、選用高階元素的情形下,結果越準確。此外,平面元素中,四邊型元素比三角形元素理想;3D元素中,磚塊元素比楔形元素以及金字塔元素理想。
一般有限元素前處理器皆有檢查元素品質的選項,可檢查元素的細長比、扭曲程度等等。
有時候無法面面俱到(例如考量到電腦速度不夠、建模時間不足等),網格品質就必須有所取捨,
基本原則是應力集中的地方以及結構中較重要的地方,比較需要要求網格品質。另外,有必要時也應進行網格粗細對分析結果的敏感度測試,以確定網格粗細是否滿足需求。

(4) 合理之邊界條件、材料性質、分析模式設定: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邊界條件如何設定?traction free,還是位移自由度固定?要固定那個自由度?或者要設定彈性邊界?
如因對稱,只建立一半模型,對稱面條件如何施加?要施加集中力還是分佈力?力量分佈在線上還是面上?這些都是一門學問。
如何設定材料性質,是要等向性、非等向性?是否需要密度、熱膨脹係數?是要均質材料,還是非均質?或者要用疊層板?
或者乾脆簡化為剛體?在分析模式設定上,是一維問題,平面問題、軸對稱問題,還是3D問題?哪些情況下可用beam?
哪些情況下可用truss?哪些情況下一定要用3D?平面應力和平面應變有何差別?此外,要用靜態線彈性分析?模態分析?
動態分析?非線性分析?哪種非線性?是接觸非線性,材料非線性,還是幾何非線性?以上種種設定,都必須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為何這樣設定,這樣設定可能會有何誤差?舉例而言,分析一塊疊層板,一端固定,且只受平面方向 (inplane)之力量作用,
並無橫向作用力。看似可用平面應力,但因疊層順序不對稱,可能有bending、橫向位移產及內部層間應力 (interlaminar stress)產生,
又為了節省電腦運算時間,所以採用板元素,材料設定為疊層板。
基於簡化考量,並避免發生剛體運動,在固定端固定適當的位移自由度及旋轉自由度,實際問題中力量僅施加於小範圍
(小範圍的定義是遠小於疊層板的長及寬),且分析重點不在施力處附近,因此模型中利用集中力來模擬。
力量初步估計不大,且是靜態,因此用靜態線彈性模式分析。邊界條件、材料性質、分析模式等等,又必須要輔以充足之力學知識、
數值分析概念等才能有合理的假設,所以這些要項可說是環環相扣。

(5) 熟練的軟體操作:

理論再怎麼充實,軟體不太會用,也是枉然。以前有段時間有網友在本板討論外家招式(軟體操作)和內家氣功(理論)何者重要。
個人感覺,兩個一樣重要。一般有限元素軟體的操作邏輯都差不多,如果對ANSYS熟練,再去學MARC,很快就可上手。

(6) 強大之軟體功能:

這點只針對一些較高階的問題而言。對於簡單的線彈性問題,各軟體的solver都差不多,若要說有所不同,
可能是指前處理及後處理那個比較好用。目前常見的有限元素套裝軟體,ANSYS對於耦合場問題頗有獨到之處;
提到非線性,就想到MARC和ABAQUS;NASTRAN長久以來專精於大型結構。
每個軟體功能各有千秋,很難說誰好誰不好,端看使用者要解的是那個領域的題目,再選用適當的code來解題。

(7) 速度夠快的硬體:

這點應該不用多做解釋了。電腦速度增快,加快計算時間,對於FEM分析者而言,應是好事;但是這幾年電腦速度進步太快,
個人感覺,反而會「寵壞」使用者。舉例而言,我曾經看過有人分析一個簡單題目,不管哪裡有應力集中,哪裡應力梯度平緩,
整個結構網格切得非常的細,而且只要平面就可解決,卻用3-D元素。為何會這樣?當電腦速度夠快的時候,網格粗一點,
跑10秒鐘,網格細一點,頂多兩分鐘,反正一切交給電腦去算就是了。如果這是一位經驗老到的FEM使用者,可能較無影響,
但若對一位初學入門者,這樣反而沒有辦法去瞭解一些有限元素數值分析的一些現象,
因為將來會碰到的問題並不是都可以利用這類我稱之為「霸王硬上弓」的方式來解決。例如分析飛機結構,除非利用超級電腦,
否則不可能分割得那麼細,再說就算可以分割得那麼細,也無必要,因為飛機結構中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曾經聽一位MSC公司的人演講,提到說1960年代美國阿波羅火箭的有限元素分析,用樑元素來模擬。
這麼簡略的元素型態,要來模擬這麼複雜的火箭,當然以目前的標準來說,準確度很低;
但在這過程中engineer judgment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這樣訓練出來的工程師,功力肯定非常深厚。

(8) 其他:

例如經驗(engineer judgment)、熟練CAD軟體、時間是否充足等等。經驗不用說了,題目作多了,世面見多了,接了一個新題目,
自然很快的切入正確、省時且省力的路上。熟練CAD軟體,有助於減少前處理所花的時間。時間是否充足也是一個因素,
一般而言,在學校做研究比較有充足的時間,因此需要的是準確、嚴謹,分析結果較具有學術價值,在業界通常較有時間壓力,
工程師通常採用較保守的分析,或簡單加個安全係數,即使結果不是非常準確,只要可接受,都是一個可用的FEM 分析結果。
雖然如此,工程師如何判定這是一個可用的、可接受的答案,卻需要有充足的力學知識、數值分析概念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每一個要項,
不然便是所謂 garbage in, garbage out了。

結論:要做好FEM分析,或做一個好的FEM使用者或工程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至少需要好幾年的訓練。沒有捷徑,需要的是用功、努力、以及經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6-29 1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Simdroid开发平台
说的好!我从第一点开始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0 14: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昆明
楼主说的太好了,学习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11: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写的很好。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07: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贵阳
我学数学的,那不完蛋了!
还要学力学啊~~~
看来得好好补补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2 07: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贵阳
而且还是充足的力学知识呢,哎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0: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哎,就头疼力学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09: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襄阳
写的很中肯

不过繁体看起来很累人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0: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很不错的一篇文章,谢谢楼主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9 18: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不错,不错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9 20: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
我的力学知识太菜了。 看来要恶补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18: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恶补力学和数学知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4 22: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只会操作软件是远远不够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 23: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充足的力学知识
看来我离这个要求还是甚远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09: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楼主最后的总结算是切中要害了 我要好好学习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8 16: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写得确实不错,很有深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9 14: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大连理工大学
恩 不错 就是字体看起来很费劲……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8 13: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很有深度,学习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6: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数学和力学都很重要,数学方面:微积分、数理方程--偏微分方程、矩阵论、变分方法和复变函数;力学方面: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工程力学。这是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就记下了,现在正在一点一点恶补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下个星期就要开有限元的课了!呼呼,一起来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20: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楼主说的好,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为了有个好的未来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4-24 10:46 , Processed in 0.0747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