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02|回复: 3

[学术与经验交流] 突然迷糊了,关于应力影响系数法计算疲劳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9 21: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天津
问题一:我理解的正常疲劳寿命分析的步骤是先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单位力作用下的模型的应力分布结果。然后在疲劳分析软件中读入应力结果,然后加入实际分析的载荷时间历程,加上材料设置,以及一些修正等等。就可以计算出疲劳寿命。但是我试验中的载荷为对称加载的正弦波。但是算的单位应力分布,+1500N和-1500N加载的同一位置真实应力不是相反的,而且结果还相差很多。但是按照一般的疲劳计算,计算应力分布的 单位力是一个方向的,简单的乘以+-号和力的值得到的应力分布和单独计算的不一样啊,那按这种应力结果计算的疲劳寿命显然是不对的啊。。。有没有高手能解答下?
$ h+ h! M6 n+ d. C' f. {问题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忽然发现,我关心的位置的按最大主应力准则显示的结果只有50多 MPa。疲劳极限是200多MPa,且为10e7次的极限。不知道怎么通过软件计算得到寿命600万次。按理说肯定是不能破坏啊。该位置其他应力比这个还小呢。我用的msc.fatigue。有点迷糊,什么修正都没用。
$ a4 H% {! {$ }! }  l4 S9 w谢谢大家,想请教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10-6-10 06: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Simdroid开发平台
本帖最后由 sun_shifei 于 2010-6-10 06:27 编辑 5 f" _, o, O9 J9 _7 ~) i
6 E6 N3 _5 I! o- b5 t& Q
问题一:在线弹性范围内,在同一位置施加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载荷,算出来的应力结果一定是相反的,但注意是6个应力分量相反,不能保证主应力、VonMises或Tresca也是相反的。  g! z8 r+ S$ {) A' Q/ D$ ]- k, D: Y
疲劳软件在计算时,先对6个应力分量进行叠加,然后根据叠加之后的6个应力分量计算主应力、VonMises或Tresca,应用绝对值最大主应力或带符号的VonMises、Tresca合成等效应力谱并用于疲劳计算。如果在进行有限元计算时,没有在模型表面覆盖面单元,那么疲劳软件将根据模型分析结果生成面单元,并提取面单元上所有节点的位移进行叠加,然后根据对每个单元的合成位移,计算应力。在全局坐标系下,位移也是可以叠加的。所以这一点不需要怀疑。
. h9 g: n, H: X4 G1 f8 m! i3 T2 ^1 g( Z/ S( R8 t
问题二:疲劳极限200MPa一般是指对称载荷下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由于平均应力的影响、以及小循环修正,即便最大主应力只有50MPa,也是有可能破坏的,具体原因你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检查一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07: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沈阳
问题二:楼主说的最大主应力只有50MPa是不是在单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啊?' R8 g$ J% j; A  l  D' b8 G3 b
疲劳分析的时候还需要用载荷历程来进行缩放,实际的应力就不是50MPa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0 08: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2# sun_shifei 7 Q' U7 V: G# Q7 E; C- N0 X$ z* v
! l- h/ R- Y+ }, Z
vonmises应力是没有方向的哦,,楼主的问题一,我觉得是因为:
3 `! N5 i0 Z! Y% U/ w/ l% T  r- r" Q1 B( B
1. 整个有限元分析是否为线性分析(有没有几何非线性?)
0 h: U3 m: R) J4 K7 \2 L& N5 @2. 材料是否定义成了非等向强化模型等。。。。6 N; s- D3 u6 }7 D- W
3. 对比+-1500加载时,是不是对比单个方向的应力?比如只看x方向
0 I) V" r: f" _$ n
  H: P4 a0 w9 c/ l  B! _问题二: 疲劳极限200Mpa是很高的,修正了吗?你的50MPa是否的确是最大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4-20 13:01 , Processed in 0.037211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