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楼主: zhangpengwei

[学术与经验交流] 【分享】战胜疲劳三板斧---不变应万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7 2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菜鸟弱问俩问题:1 y' C! J/ q; a9 _0 n& d" l
1,我也略知几个疲劳分析的软件,可不知道哪个比较专业。老师打算让用msc.fatigue。不知LZ能否给讲讲。。
: i5 P( l" s) j2,难道LZ只给2、3楼加分?他们来的早?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09: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zhangpengwei 发表于 2011-8-26 15:20
. B* I4 F; `& J3 d& i回复 18# lichengye : Q+ c; q( z* f  I0 @1 h5 Z
) X5 Y3 C( y% ?
平均应力修正方法很多:
! K1 _% j7 F* M: f7 @
Zhang版主总结的很好很强大。
* y" V6 X, K: y9 |/ _# g
* F0 d8 p; ]  D# Q) [' A- ~# M5 N如下简单修订一下:
$ }( |" L' |, R6 d0 FMeanStress Correction Method:
2 s2 T# }9 k* x, M5 d; ]高周SN疲劳一般用goodman、Gerber等方法
: c, D/ ]: @; d1 c+ C$ c低周EN疲劳一般用SWT、morrow方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0: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mr.fatigue 发表于 2011-8-30 09:57
* U# E* e3 O, G/ G2 Z% LZhang版主总结的很好很强大。
. L* k' b/ v% R1 {0 z% ?0 i  \* Y& R6 J0 E7 w! \$ Q" q
如下简单修订一下:

. f, h0 y3 F2 k2 W. o谢谢您,你修订的很好。
1 p& O' p% t. |* K3 A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楼上不用客气,互相学习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1: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株洲
听君一席话,圣斗士念书!!!6 t1 J% g  `5 [  ~
9 J7 E! u7 W3 s9 x% e
果断长见识了!!感谢楼主!!!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0 13: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精辟,到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31 14: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版主多说说平均应力修正就好了,平均应力修正的目的是什么?
6 A. {) Z+ Q; h0 m为什么要将应力修正到对称循环下?难道就是因为对称循环的sn曲线方便求出?
, [) a) E0 C. M" b( g
) m1 _- K7 s" M$ q3 U2 {我个人认为做疲劳步骤如下(手算疲劳),如有不对请指点:
9 N1 E! A3 N( a# d8 i9 B2 ~9 E1、算出各节点的应力,可以手算或者有限元软件算,得到各节点的(F-σ)关系$ W% g' ^: l/ b; W& A; m
2、根据时间历程(F-t),结合上步结果算出各节点的(σ-t)关系6 g/ K- q9 ]' A3 E
3、雨流去数节点的(σ-t),得到每个循环的平均应力,应力幅,R,等待,利用这些数据拟合每个小循环的S-N曲线,并且可以算出这一循环的损伤: X5 E$ g4 }' ^
4、根据线性损伤累计准则将3中的每段循环的损伤加起来。$ u; X) [! K3 t# O

6 M8 ~3 @: c  r, o2 k, l4 R; q  s这里要注意的是,
( d9 u$ ^* O2 S0 K. o- y1 v1、sn曲线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雨流数出每段循环拟合出不同的sn曲线,拟合方法GL规范中有。
' o6 ^4 B+ _2 }# b2、没用到平均应力修正,因为上述sn曲线并不是在R=-1情况下拟合的。
; C) s. S3 [) Q3、如果时间历程不止一段的话,涉及到不同时间历程的合并问题,是分开数还是合并数,这个在designlife的帮助说明里有,手算的话要考虑这个问题
1 Z  f0 B: r# [& P4 r2 m4、在第一步中各点的应力究竟是什么应力,如果考虑应力的多轴性就要采用关键面法,计算出同一个节点各个方向的应力值" h: I% l+ ~9 Q' L" L. z, f0 J
5、基于以上同一个点不同应力值,同一个时间历程不同的sn曲线,以及不同的时间历程不同的循环次数那么就必须要编程去解决了,即使手算几个点估计工作量也很大。4 C7 m8 b' D5 f+ m2 ~; I4 W
. l+ S' }- E) Y7 w) B7 P) ^
初学疲劳计算,请指正( T, Z3 M/ z$ ^

点评

这里谈到损伤了,挺好。  发表于 2013-7-25 12:0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版主好贴啊,特来学习学习三把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6: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zhangpengwei 于 2011-9-1 16:29 编辑
* }4 M' v3 r3 t- |5 Y% ?3 s2 E, r
Bluesands 发表于 2011-8-31 14:03 9 e$ r, P0 T  f( h" j. b
版主多说说平均应力修正就好了,平均应力修正的目的是什么?
7 m7 N  l; _  Z2 `5 n为什么要将应力修正到对称循环下?难道就是因 ...

! j) T1 h, R$ M6 l& |% G4 O5 c7 q! x+ n7 n8 w6 }6 y4 A
有几点需要和你请教:+ Q( j9 w+ M/ q. p/ c9 d3 y" n
1. 你说的sn曲线不固定,我不理解你的定义,没听过有这个概念。如果sn曲线都不固定你的疲劳做着还有何意义,相当于你的对比标准都不确定,怎么来评价结果。% Q) f+ k1 B. e% W1 i8 k0 X
2. 没用到平均应力修正,难道你将所有R特性的sn曲线都做出来,这个是不现实的,理论上是无穷多。不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无穷多的sn曲线。个人认为你的理解有误。
7 E+ ^$ g3 Y. Z: _6 T8 |- D, ]% ]1 q( J' y4 M5 F. s' [1 K
以上是个人不理解的地方,还请高手明示。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 2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有形的是试验,无形的理论。无形胜有形!!!:lo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 2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zhangpengwei 发表于 2011-9-1 16:28 ) W6 _4 {& N* e; y5 D
有几点需要和你请教:! @; o, R  V' P
1. 你说的sn曲线不固定,我不理解你的定义,没听过有这个概念。如果sn曲线都不固定 ...

+ ^: u$ x/ g- [    高手实在不敢当。  e3 @# o8 Y. t+ a& x
    上面的只是我在学习疲劳分析时候的一点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正确性的印证,实际上在我所看到的所有文献中都谈到必须要平均应力修正。
) K$ o8 s4 w9 {! |1 d    我的理解是(可能不正确),之所以要平均应力修正就是因为对称循环比较容易做实验,很容易得到实验条件下的SN曲线,将杂乱无章的非对称循环遵重等寿命条件修正到对称循环条件下,才能名正言顺的应用实验得到的sn曲线进行计算寿命。! Z  l/ X' q6 @  p# U
    但是现在我们搞的sn曲线都是实验得到的,在各大疲劳计算软件的帮助文档中看到都是应用uts,ys 之类的数值近似的估出来的。fatigue倒好,一个uts就是搞定一条sn曲线。GL规范(另一个帖子中可下载)中对sn曲线的拟合我觉得挺具体,考虑到了载荷,材料,表面处理情况,缺口,安全系数,甚至是检测等级和方法。从表达式也可以看出SN曲线是和应力比R有关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应力比可能造成不同的SN曲线,雨流数出来各个循环的应力比肯定不一样,那么每个循环就会对应一个SN曲线,就能求出此循环下的寿命和损伤。雨流数出来是有限个循环的,所以SN曲线也是有限个的,不可能无限条,只是比较多而已,如要计算肯定只能编程去算了。2 W& Q1 U# i  c
   呵呵,总结一下,我觉得平均应力修正就是为了使得一条SN曲线解决所有不同应力比下的寿命计算问题。而不做平均应力修正就要麻烦很多,你必须用不同的SN曲线去对应不同应力比的载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11: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楼上讲解很到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2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 ?3 ]9 g, H3 H0 V5 J* _& l不变应万变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10: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镇江
思路很清晰,表达很简洁,不错!!!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21: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特来顶一下版主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09: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楼主威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17: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LZ说的不错,学习学习,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22: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长春
学习一下,哈哈
$ d; J) N5 d' H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10: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放入此道,随看的不是很明白,不过我会每天一遍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9 12: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太感谢了
( ]# C; C) E( Q+ Z/ j# S  e版主的指点太到位了
( f  V. @1 ?  p0 `, {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3-29 12:58 , Processed in 0.0586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