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声依旧2015 发表于 2015-9-21 09:39:04

我觉得基坑这样开挖支护的计算结果还算合理。

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2015 于 2015-9-21 09:48 编辑

基坑开挖支护:
基坑分为三层土,从上到下,依次是:回填土,风化土,风化岩。分五次开。模拟实际工程的支护过程,逆作法施工,先加入桩,然后分步开挖,开挖到预定位置再加入横梁,并与桩建立好链接,分三层横梁支护。看到有缺陷的地方,欢迎各位大侠提出建议,在百忙之中给予交流指点,谢谢!!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block group:


自重应力计算:

第一次开挖:

第二次开挖:

第三次开挖:

第四次开挖:

第五次开挖:


梁对y轴的弯矩:

梁上y轴的弯矩:

梁上的轴力fx:

梁上的轴力fy:





wqq8889 发表于 2016-4-6 17:51:13

dongxx0221 发表于 2016-4-2 15:21
能否贴上cysoil模型赋值代码?想看看都需要哪些参数,是不是和camclay一样复杂? ...

5.0的手册里有一个例子是用的cysoil模型与MC模型进行基坑开挖的对比

wqq8889 发表于 2015-9-21 20:28:42

我感觉从围护受力的角度讲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合理的,整体的隆起对围护受力的影响应该比较小。从变形的角度讲的话,以前用MC模型算觉得隆起是正常的,但是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没办法,有时候觉得FLAC'算出来就这样,爱用不用。最近在试用5.0,CY-soil模型的计算结果真是让人感动,终于在flac里看到了墙后的沉降,而不是隆起。可以尝试一下。

涛声依旧2015 发表于 2015-9-21 22:25:13

wqq8889 发表于 2015-9-21 20:28
我感觉从围护受力的角度讲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合理的,整体的隆起对围护受力的影响应该比较小。从变形的角度 ...

   觉得你做的挺好,以前基本算的采用的都是摩尔库伦模型,感觉周围好多同学一般情况下也是采用这种模型,,可能主要是摩尔库伦模型理论比较早,都形成了思维定式,大多在用的时候都没有好好考虑到底采用哪种本构模型更合理,,在一些情况下采用摩尔库伦这种本构模型确实是不合适的,谢谢你的建议与指导,,这个我以后得好好重视了!

杨军义 发表于 2016-3-31 21:02:01

你好,您做连接结构单元时,怎样在FLAC3D5.0中确定节点ID 和cid

herculis 发表于 2016-4-1 18:15:37

涛声依旧2015 发表于 2015-9-21 22:25
觉得你做的挺好,以前基本算的采用的都是摩尔库伦模型,感觉周围好多同学一般情况下也是采用这种模 ...

除了思维定势的原因,还要很多其他的,比如模型参数、经验等等。

dongxx0221 发表于 2016-4-2 15:21:54

wqq8889 发表于 2015-9-21 20:28
我感觉从围护受力的角度讲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合理的,整体的隆起对围护受力的影响应该比较小。从变形的角度 ...

能否贴上cysoil模型赋值代码?想看看都需要哪些参数,是不是和camclay一样复杂?

dongxx0221 发表于 2016-4-10 00:09:38

wqq8889 发表于 2016-4-6 17:51
5.0的手册里有一个例子是用的cysoil模型与MC模型进行基坑开挖的对比

可惜cysoil和camclay都是盖帽模型,参数都太复杂。

doctorluo 发表于 2016-4-11 11:12:13

好东西,值得推荐!

wqq8889 发表于 2016-4-11 12:58:02

dongxx0221 发表于 2016-4-10 00:09
可惜cysoil和camclay都是盖帽模型,参数都太复杂。

我们现在做卸载最常用的是plaxis里的HS模型,参数也是靠经验总结一部分,手册里给的例子正是跟HS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对比,可以提供一点取值依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觉得基坑这样开挖支护的计算结果还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