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feng 发表于 2003-8-17 22:07:47

xxw163com 发表于 2003-12-27 13:05:05

回复: 【原创】shell单元与solid单元结点耦合

能不能把命令流传上来

meng_yj2000 发表于 2004-2-10 09:36:35

回复: 【原创】shell单元与solid单元结点耦合

请问!大侠能将制ptf文件的工具传给我吗!在此表示感谢,我的e-mail是:
meng_yj2000@163.com

mouse8019 发表于 2004-2-11 15:33:40

xiaoluo 发表于 2004-2-20 13:06:54

yxleawhu 发表于 2004-2-20 19:35:09

mybaobao 发表于 2004-4-18 16:02:33

shuishan 发表于 2004-4-25 11:48:38

回复: 【原创】shell单元与solid单元结点耦合

不懂??交界面用的SHELL单元节点也是有6个自由度,同时对于重合节点的SOLID单元节点也有6个自由度,它们之间又如何耦合呢???

tianta008 发表于 2004-4-28 09:23:12

mvillage 发表于 2006-4-29 10:18:38

mvillage 发表于 2006-4-29 10:19:48

dqtznn 发表于 2006-4-30 13:11:04

谢谢

xiejiwei999 发表于 2006-8-25 14:22:35

你那样处理后,埋没”在体内的节点的自由度\有几个啊,三个还是六个,说清楚啊

why19811109 发表于 2006-10-13 10:05:35

谢谢我来好好学习一下,我也是初学者呵呵以后还请多指教

d_sundy 发表于 2006-10-14 13:15:09

本文提出一个方便实用的操作方法,既能保证在连接处结点的自由度完全连接,又能方便建模。如图4-9所示,在栅板与外壁连接处用divide命令将外壁分为两部分,将外壁两部分的交界面也用SHELL93单元划分网格,同时保证交界面上的SHELL93单元的结点与体单元SOLID95的结点一一对应,如图4-10所示。经过这样处理后,在交界面上的SHELL93单元结点与SOLID95单元结点的自由度一致,由此可以保证内板与外壁连接处的结点的自由度保持一致。
       你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实体单元(SOLID95单元)的每个结点具有三个自由度:UX, UY, UZ,而壳单元(SHELL93单元)的每个结点具有六个自由度:UX, UY, UZ, ROTX, ROTY, ROTZ。不管你怎样让它们共用同一个节点,它们的自由度都是不匹配的,我们都知道,其实壳单元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简化(是在假定在变形过程中,壳的厚度方向始终垂直壳的中性面),所以在有限元中,壳单元的每个节点必须能传达扭转效应;有限元其实就是把一个实体有限分成很多细小的部分,如果采用实体单元,那肯定是最接近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在笛卡儿坐标系中,任何一个物体都有6个自由度,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实体单元的每个节点却只有3个自由度呢?(现在要去加班了,晚上再回来回答上面的问题,顺便讨论实体单元和壳单元的装配问题,要做好有限元,希望大家对理论的东西多熟悉,要不很多问题做完了,还不知道为什么,结果的误差怎么样,以后有时间讨论)

zxy513 发表于 2006-10-16 16:16:53

很有道理!我正在做实体和壳的连接问题,期待楼上的继续发表高见!

swift_seu 发表于 2006-10-16 16:56:25

我认为本文的方法也是有可行之处的,当shell和solid之间耦合的是一个面的时候,可以传递弯矩,然后在各自的单元计算节点的应力
我在一个层状结构计算中发现,在层与层之间用相同的单元并用节点耦合时,上下层接触面上是同样的节点,但在分别获取节点应力时同样的节点却会有不同的结果
当然我也是初学者,我看对于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认为在耦合面上共用节点在各自的单元中分别有不同的自由度

sh_lin30 发表于 2006-10-16 23:20:33

原帖由 d_sundy 于 2006-10-14 13:15 发表
本文提出一个方便实用的操作方法,既能保证在连接处结点的自由度完全连接,又能方便建模。如图4-9所示,在栅板与外壁连接处用divide命令将外壁分为两部分,将外壁两部分的交界面也用SHELL93单元划分网格,同时保证 ...


同意,这一观点!
楼主的方法,在理论上是不对的
当然,计算结果相对精确
是ANSYS软件本省的问题

他们的技术人员也说,在某些情况下,实体和壳单元之间可以只是耦合节点,不做约束方程!

ca1b000 发表于 2006-11-8 11:32:40

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曾经做过试验,对壳体的厚度的选择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的,
你虽然利用了实体上的面作了壳体,这相当于加强了壳体底部的位移约束,肯定不对!!!
现在都是利用mpc接触来作。作出来的结果才是对的。或者利用solid73,当然,solid73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对于大型的计算模型,需要计算机配置要求很高。我这里有mpc接触作的小列子,需要的朋友可以向我要。
再次强调,这样不对!!!!!

[ 本帖最后由 ca1b000 于 2006-11-8 11:34 编辑 ]

sh_lin30 发表于 2006-12-4 22:29:34

原帖由 ca1b000 于 2006-11-8 11:32 发表
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曾经做过试验,对壳体的厚度的选择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的,
你虽然利用了实体上的面作了壳体,这相当于加强了壳体底部的位移约束,肯定不对!!!
现在都是利用mpc接触来作。作出来的结果才是 ...

利用MPC接触,作出的壳体装配,很容易发生过约束的情况
overconstraint
如何解决?

而且,约束方程也增加了,计算量

如何平衡?!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shell单元与solid单元结点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