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53|回复: 0

[金融安全]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5 1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所谓金融国际化就是指金融活动超越国界,从局部地区性的传统业务活动发展为全球性的创新性的业务活动,其具体内容包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业务的国际化,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等方面。在实践当中,如何安排金融体系各部分的国际化顺序,合理安排国际化的步骤与速度,科学界定不同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下的金融开放度,是各国或地区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近几十年来,国际范围内的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合作空前发展,国际金融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金融体系无不加快了开放进程。但是,金融国际化进程既为各国带来了国际金融合作的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安排本国金融开放的步骤与顺序,以最大限度收获国际金融合作的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本国金融安全,这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界的重大课题之一。从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再到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说明金融国际化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完成这种过程。
自2001年11月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特别是随着五年过渡期的结束,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开放。对任何决心融入全球经济的国家而言,金融的国际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一方面有利于各国经济合作与交往,同时也将加大中国金融业的风险,甚至会危及国家金融安全。从长期来看,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并最终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使我国在吸引外资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巨大收益,也有助于加快国内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也对我国金融体系抗拒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安排本国金融开放的步骤与顺序,以最大限度地收获国际金融合作和利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本国金融安全,这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界的重大课题。
中国的金融国际化以中国加入WTO并逐步履行与金融有关的条款和承诺为主要内容,表现为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和自由化。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金融开放的速度是相当快的。但二战后世界各国金融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过早开放和过度自由化必定带来巨大的风险,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不仅如此,在开放的金融环境中,世界各国的金融部门相互依存的强度比非金融部门要紧密的多,加上金融部门固有的脆弱性,导致各种风险很容易通过金融部门迅速传递,以致酿成国内和国际的金融危机。为此,分阶段地开放和有效监管成为应付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最重要的举措。一般说来,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至关重要,而其中又以跨国银行监管为核心。国际上公认的银行监管的范本是新巴塞尔协议,它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我国金融立法工作开展迅速,并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巴塞尔文件的精神;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还非常落后,不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防范金融国际化带来的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问题,我国更缺乏相应的法律准备和制度准备。因此,研究针对金融国际化的金融监管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与国际经验的研究,要为金融监管的决策服务。金融业的顺序开放必须依靠有效金融监管的保驾护航。应当研究金融风险、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为监管部门的政策操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应对国家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由于货币政策目标和金融监管目标存在冲突,因此我们将研究金融国际化下的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以及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问题。国际金融安全实践导致了“金融安全网”概念的形成。具体而言,中国金融安全网的建设应包括六个大块: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金融审慎监管制度、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投资者保护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我们应当研究如何通过完善金融监管和立法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作为转轨经济,中国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开放密不可分,我们必须对中国金融开放的步骤进行研究。金融开放的目的是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金融开放步骤选择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开放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因此,在深入研究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理论的前提下,考察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在金融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状况,这对于如何借鉴和吸收国际范围内金融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构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风险与危机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5 21:42 , Processed in 0.03324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