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234|回复: 4

[传感器技术] 国内外测试水平的差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6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
因为近期本人有幸参加一次车厂和外商投资的运用实验,心得体会和发烧友们分享一下:
像国内目前整车厂或零部件厂商进行一些性能试验,在道路现场进行高精度测量汽车速度,行驶距离和对汽车进行加速、制动和滑行考核,历来均采用五轮仪,脉冲的信号输出。五轮仪虽较为坚固,操作方便,价格适中,在低中速范围能较好满足测试需要,但当速度高于100公里/小时时,路面稍许不平会引起轮盘跳动打滑,从而带来测量误差。而且五轮仪重量较重,特别对小型汽车成为一负载,限制了车速,安装也极其不方便.它计算原理是对距离微分而得到速度。这是我之前没有参加这次试验前的认识。
而这次试验中,据相关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用的是行使记录仪,采用的是卫星定位——GPS信号以及在记录仪的传感器部分内嵌了双轴加速度计,整合而得出200Hz的混合数据,但是这个数据并非是简单的插值得到的,具体算法,厂家(好像是德国的一家数采imc和英国speedbox联合向车厂推广的,具体名称,不太有印象了)不透露,呵呵。200Hz的加速度数据和20HzGPS数据计算出速度,动态响应及稳定性,有经验的人应该知道,这个指标是不错的。当我们经过连续的几座大厦旁边时,GPS信号已经丢失了(时间大约5~6s)左右,但由于里面又内嵌了加速度计,经过它修正后的曲线,和传统的设备比较后,拟合的非常好(当时是两套设备同时上的)。直接测得到的车速通过积分得到的距离(可以忽略积分器的误差,因为性能试验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可以忽略浮点误差)。再加上配合使用数采的触发功能(百公里油耗——行车500m),加速性能试验、最低稳定车速etc.——车速限制范围啦等)。当时安装工花了15分钟,把卫星天线直接吸在车顶上,传感器部分放在车厢内中轴的位置,用胶带固定就ok了。恩,整个算法,操作方便性目前比国内的进了一个台阶,同志们,为了测试行业,继续努力啊。
发表于 2009-8-27 13: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这套系统是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有兴趣的话,可以联系我们:
德国imc集成测控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4号保利大厦  769室  100027
TEL: 010-6552-8700  FAX: 010-6551-1600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728号华联发展大厦1008室 200052
TEL: 010-6552-8700  FAX: 010-6551-1600
E-mail:  service@imcaccess.com
http://www.imcaccess.com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1 10: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合肥
IMC数据采集,200HZ是没问题的。一个通道通常有50k,不过就是太贵了。一个20多万。太贵了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16: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我觉得还可以啦,国外的设备相对来说是贵一些,但是如果预算充裕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毕竟好用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4: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芜湖
感觉像传说中的“托”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8 03:24 , Processed in 0.03748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