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60|回复: 0

[工程实例分析] 关于疲劳强度现代分析方法与对策技术资料希望能对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师有帮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5 13: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北京朝阳
关于这次讲座的具体内容详情如下:希望能对您们的工作有帮助。谢谢!0 S- w8 i3 a! W& y
8 _" v( \# \  G3 f: ~

# o6 _) j9 }- J0 L7 m9 e0 l2 ~+ _4 o一、主管单位: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 ~/ d7 R5 f$ X% L二、主办单位:北京中际赛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9 N( A5 E* p1 ]( r3 p
& B, m7 L; m6 E9 k/ P: K% j
北京中际孚歌科技有限公司
6 l& w1 H  ~1 N% j9 B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专家委员会
6 l3 [* |6 O7 E4 x、时
5 Z4 \" d3 \$ d. M' b0 a
2010年10月28-30号(27号报到,具体路线开课前一周统一发报到通知)
3 j0 n( {! V* K四、课程综述:疲劳强度的分析与设计,直接以力学、机械和材料及工艺三大学科为基础。本讲座讲师王生武教授20多年来始终从事疲劳方面的研究,并解决了许多疲劳破坏的工程实际问题。本讲座的对象是各工厂中与疲劳强度有关的设计与制造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将以典型的疲劳破坏事故为例、结合国内外现行的技术成果,从力学分析、机械结构设计、材料及工艺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内容有:疲劳破坏机理及其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疲劳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本质原因及其工程中的处理要领、疲劳强度设计和寿命分析方法、疲劳破坏事故分析及提高疲劳强度的主要技术措施等理论和经验。还将介绍所必须了解或掌握的金属材料基础理论、断裂力学基本知识和结论等。
+ e) W# W: R9 [% K* l五、授课方式:互动式教学、答题、交流;参会企业携带工程问题讨论,给予参考意见。
, w3 c: K% ?2 T2 t、学习目标:以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本讲座的宗旨。通过本讲座,使学员学习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理解掌握合理正确的疲劳设计及分析研究手段,从而在切实有效地解决疲劳破坏事故分析、疲劳强度设计和疲劳寿命评价、提高疲劳强度措施的制定等工程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p) R; G7 b4 X7 y% R
七、授课内容:
8 a0 t7 l9 ^$ i/ m0 X, ]+ F1 国内外疲劳安全可靠性现状3 X: K4 D6 r( u8 o7 G, p

6 M! q, M! N# D% k" h/ X" r- J3 A
7 [9 Y% i5 y. K; ]: {4 J11 近几年各种现代设备的疲劳事故
# j7 ?6 e( K; M. \* k5 Y* j" L! R8 u12 疲劳研究的历史过程和方法
1 r7 ^3 s  r,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h% n" c$ V- L6 q* ^9 V: o
' {$ W0 g) m) ^8 _; H
; h' P8 v: R6 \  Z
2疲劳破坏现象与本质的认识& ?; `- I. p9 G% k- N' s
7 ~1 H% a2 U/ |( k
% s6 j$ {" O8 V
21 疲劳破坏现象( t+ i3 i8 v* |7 Z
22 疲劳破坏的本质) Z+ Z5 o" ?; Q/ `! N8 l; c

4 L1 [! R- T& F5 A$ [6 V, b
! P0 x% o/ R0 C9 ^3 j- }$ M" f! K
3疲劳破坏的机理
4 d4 O; u* G* F31 疲劳裂纹萌生的金属材料基础理论( I, d$ J7 ]! V
32 疲劳裂纹的萌生2 O, o8 w# P9 I- Y* C  N
33 疲劳裂纹扩展的断裂力学基础理论3 y% E8 S" a7 Q7 w/ u) }
34 疲劳裂纹扩展的断裂力学基础理论
4 e0 a4 O( ]6 s4疲劳分类即疲劳试验方法$ `5 G. e1 a2 |# ?5 ^

8 x6 o' Q) X6 |3 i- W8 M& l" e. k8 x+ x9 P% @' T, P6 n$ J8 p
41 疲劳分类- I1 Y, v, |, t) O( W5 Y
42 疲劳试验方法
" E9 y" C: O+ k  q2 A43 疲劳试样的设计与加工
4 u$ W% w0 w/ ~9 G. r) _3 L) H: i( C" q$ a+ @0 B& O
0 `2 h! ]8 _* K  ]3 s
5 S-N曲线
! L9 a1 F2 \7 O& g# x* c* q- ^  E: I$ B0 k4 c

2 o4 J3 m9 e% b9 |51 疲劳载荷描述! g) Q0 ~( j5 \, w
52 S-N曲线的获取及有效性分析
& H. @1 Q6 |6 Y: g53
8 L4 i8 t6 C8 y8 \S-N
曲线的简化及表达式
- G- x. s! M& H
; \# Z5 C# S1 Q  C% H, f5 L

2 o8 c& l# l* }; n
& s+ n6 I& t, O& R6 X; Q7 g
6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5 D( E+ o8 z* w" N% P4 ]
: M9 M# {) r5 |0 A
: n8 _% c2 j/ G; P: Z; q3 h
61影响因素综述' v) m; C) q: T! R3 s. v
62 载荷的影响( M$ S. M% Y/ K* x2 I

3 l3 L+ h* N4 S1 R$ h! i# `, Z9 g' A' J# b& I: j
62 修正的古德曼直线图及应用现状
6 e% E+ X# K. q7 {! x63 材料强度与残余应力的影响及应用技术
6 u/ N# O$ \1 @3 k' C! v% R64 缺口效应及工程应用- i5 i* ~2 y/ {  J0 d
65 尺寸效应及表面加工状况的影响(举例分析): g( h% `* G: X# R
66 其它影响因素(举例分析)$ x& f" ~2 L4 a4 ?
7疲劳强度设计与寿命分析$ L2 r. {) L5 S9 r4 S5 J! n! Z

7 {/ g5 \: q; ?6 W" k0 O$ a: u  _- k8 o, y
71 概述' e6 g" o. |  J8 w# F7 J
72 无限寿命设计
& V6 u* m& O- M6 ~73 恒幅载荷下的有限寿命设计, e8 r, _: ]1 M! {0 j
74 随机载荷及其处理方法
; J6 L5 |6 W1 W, W" a3 P" ^1 W  ]! ?4 A2 {; |% d5 ?: |

8 ]8 ^# ~8 R7 R* U- h" T75 随机载荷下的有限寿命设计法(举例分析) 4 i) L' G  F- r% g7 B; M4 z% l5 Q4 n
8 常见连接方法特点分析 ! n$ l, C- |* b% B  I* K% m
4 H( ?1 e( c9 H$ ?8 |
& O( V- b: ^# E/ N+ x) O8 h
81 栓接
- K, V/ M$ c" l82 焊接
3 H. H$ _4 o, S- T  N& g6 M
0 ~# ~& I8 m% n& A/ M
. f0 ~! p7 S5 T3 C
八、授课老师:
2 M! b0 P$ K; @' x2 d4 o& i- C王生武:大连交通大学土木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交通运输学会理事、辽宁省力学学会理事暨振动疲劳专业委员会主任,  日本机械学会正会员、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评审专家。& v+ }5 T& j) a" Q9 T  K0 w- S- x4 _1 n
从事金属材料与结构疲劳方面的研究20多年。1995~2001年由教育部派遣赴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主要从事疲劳强度提高工艺技术以及评价理论方法的研究。研究提出了同时考虑残余应力和加工硬化对疲劳极限影响的疲劳极限的评价方法和相关理论,先后在日本《机械工程学报》日文和英文版发表4篇学术论文;研究提出了效果显著且工艺简便提高零件孔口部位疲劳极限的“模压倒角”法;研究提出了“复合喷丸强化”提高钛疲劳强度的工艺方法,效果显著。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二十余项国家、省部级等纵向和横向课题,撰写出版中、英文专著和工具书各1部,发表有关中外文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在吊杆剩余疲劳寿命评价、转向架定位座结构改进、侧梁盖板修补、机车车辆车体、车轴与铆钉等零部件断裂事故分析及对策、汽车发动机主轴承座疲劳性能试验分析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关方案多次通过铁道部鉴定或被国外著名企业认可、并被采纳,收到了明显的提高疲劳寿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 u$ C5 |/ e" n( Y" g' d( A, ^! v九、培训费用:
8 Q% I" n& F' n% J% E
¥2200元/人(含资料、午餐、课时、证书),其它费用自理。研修班结束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将向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听课人员请自备1寸彩色照片1张)。
5 @$ f) l" W+ u0 x7 u4 t' m十、参加方式:参加单位请提前把报名表填写完整以传真或者Email的方式反馈至会务组,并在10月22号前把研修费用转入指定帐户,以便会务组安排听课资料及席位。报到时开具正式<违法内容>,如需提前邮寄<违法内容>,请提前联系会务人员。
0 d8 M; U' Y5 j报名/咨询电话:010-64113137分机1005
- v3 x/ a5 p8 A+ ]$ D1 u* p8 V" G* |* h
传真:010-64123426

$ l0 _* \+ o- J联系人:刘 想 135 2206 4199
# V* t) N% V: D8 W7 J1 ZE-mail:zhongji603@zhongjisaiwei.com& X/ o, ]$ ~1 K& x: a/ a9 I( V
指定收款单位:北京中际孚歌科技有限公司. T8 h+ F. N* [- l  h
开 户 行:广东发展银行北京天通苑支行4 x1 ]+ o, Z* Y( ~2 o+ d! @5 \8 {

* f! ^. ^+ J* m% U- A
5 _- A# d2 Y; T. y8 Z( P' k号:1372 3151 6010 0030 830 S$ I' g3 b9 H  J" j
(汇款用途请注明“疲劳研修”) 6 i/ T( b1 o% \  w1 B
+ a; k( [' {  ?# D0 G
址:北京市朝阳区锦芳路1号旭辉奥都中心3号楼502室(
, ?# W4 W2 q* _, Q8 I! e7 {'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28 07:54 , Processed in 0.03681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