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433|回复: 17

[学术与经验交流] 让我们讨论一下疲劳研究“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05: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mengshanjushi 于 2010-12-13 05:25 编辑
( w8 {% x, P% L4 ?3 k( m# [" f3 V, q% k1 @3 E) T# w0 O
前几天,看了兄弟tjsdwt 的帖子“如何面对夕阳学科-疲劳”,虽然对于“夕阳”的称法,我不能苟同,但实在也道出了我们所面临的尴尬!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思考疲劳研究的一些问题,比方说我们到底应该关注什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研究等等。所以,我发起了这个话题,让我们大家交流一下啊!同时,也建议我们举行一个类似于“疲劳青年学者论坛”,大家集中一段时间讨论一下,如果大家乐意,在下可以提供方便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3 05: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Simdroid开发平台
以下是个人观点,请大家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别人观点啊!
' S) d& B- X2 x! c       我们研究疲劳的终极目的在于确保构件的安全与可靠以发挥最大效益。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首先,我们应该在设计阶段就要有“抗疲劳设计”理念,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在使用阶段通过合理的疲劳评价与评估,制定合适的检修方案,同时对于重点部件,比方说飞机的机翼等,要有实时的疲劳(裂纹)安全检测,以最大可能的减少疲劳事故。没有100%的安全,出现事故后,我们通过失效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如此往复!我们搞疲劳的就应着眼于上述环节,着眼于上述环节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并最终为工程领域提供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让人遗憾的事,现在我们好多学者只是关注于疲劳寿命的预测与计算,甚至有些知名学者拿国外的S-N数据,来对我国货车进行疲劳寿命计算,岂不哀哉!!!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3 23: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我觉得对于工程应用方面的还是应该走“规范化”的道路。
* Y8 f+ y  h: K# ]# A! l6 h6 L( r像BS7910以及美国空军给出的损伤容限设计手册等,还有
& F2 @+ {) m3 Y! b1 r这些规范的软件化等等,像欧洲的FITNET等。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1: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首先,谢谢版主的鼓励,也希望您能发挥你的影响,能帮助实现我的建议! “规范”与“标准化”是理论走向大规模工程的必有之路,但“规范”与“标准化”的前提是我们有较深理论研究为基础,宽广的实验数据为支撑。可惜,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实在让人
; t: l1 d5 n/ z  I9 Q       像美国等国家,好多基础研究与数据都是国家或者行业(协会)来组织的,他们是集好多人或一个行业的力量在干事!我们呢?没有组织,本来研究的人就少,大家相互保密,所以到头来进行寿命分析要靠找国外的SN数据!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2: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以下是我在上述tjsdwt帖子的回复,粘过来,请大家讨论!
% s; J- C; V; F6 o        目前国内很热的疲劳寿命预测与评估来讲吧,不知道众位怎么评价,我的观点就是很多人在扯蛋!!不是吗?打个比方说,比方说某天有人说你能活到A岁,你什么感觉?要是A的值较大,你以为他是奉承,在讨你高兴;如果A的值较低,你认为他是诅咒你!总之,你会信吗?!
% f! W- l- A7 _4 P: c    但把疲劳与可靠性联系起来进行寿命与可靠性的评估,是在目前状况下的一种或者唯一正确的选择!还以寿命问题为例,如果某个人在对过去你十年中国人的寿命数据统计过后,也适当考虑了未来的变化,给出“你能活到A岁的可能性为75%”,我觉得这个结论从理论上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未来变化,也是未知的),也是可靠的!当然,这个问题是好多人都能认识到了,但关键的问题是怎么去弄这些数据,怎么去做实验!疲劳试验,费时,费力,更关键的是费钱,所以好多企业不愿意做,好多搞科研的有经费也舍不得做!!!!!
9 T  b2 i9 M! m: ]; `8 a7 J    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学术事实!我们能做什么呢?楼上的几位兄弟能做疲劳试验,我觉得作为疲劳人,你们真得很幸运,所以你们要珍惜!!!我觉得能做的事情如下:
, k- U. B0 l/ e0 \3 z$ ?      1)、不到万不得已,除非有足够多的数据为基础,坚决不做疲劳寿命预测与分析;# b) p3 t% \9 w/ z% a
      2)、呼吁国家与行业,重视数据的积累与共享;; b5 m1 @* \' k$ Q6 j' ~
      3)、在学术与工业界提倡、宣扬一种正确的疲劳意识(抗疲劳设计、疲劳寿命预测与评估、疲劳检测、失效分析之间的关系)6 h2 K9 S+ R9 {. B/ T5 K; P( m. X
     4)、积极谋求新的出路,比方说小子样设计方法、快速实验法等等。8 r. x' Z  D4 b% \$ l/ e7 C+ {
     我目前想到的就这些!个人拙见,抛砖引玉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5: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镇江
赞同 顶一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7: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南汇区
本人不才,仍在学习阶段现有的理论仍然没有掌握好,所以在此只能说一点体会。
% s. f  \+ i, u; K( \' i1学习疲劳一段时间感觉到疲劳的研究是很尴尬的事情,一直以来疲劳的研究停滞不前,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都是在炒冷饭,换个软件换个构件等等没有根本上的方法创新。
0 r1 E3 L# t. f% h2再就是觉得想找到一些准确一点的疲劳数据可以说是很难,查材料手册也是这样,对于各种材料疲劳性能的实验数据很匮乏,然而这是疲劳的关键# y1 P9 o; J# |/ u
3再一个很尴尬的是,大家都知道疲劳很重要,可是企业里面却是很少认真去要求,都是不惜提高一点成本确保百分百安全,凭经验设计。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2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南昌
我记得刚刚出现机械构件静强度、刚度有限元模拟时,很多人对它都持否定态度,感觉这样模拟模拟就能说明问题?可现在的情况呢,所以,对疲劳分析的前途我们还是要看好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5 22: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我记得刚刚出现机械构件静强度、刚度有限元模拟时,很多人对它都持否定态度,感觉这样模拟模拟就能说明问题?可现在的情况呢,所以,对疲劳分析的前途我们还是要看好的+ R' b% }$ t: Q6 ~% v& [7 u+ u1 k
htf201301 发表于 2010-12-15 20:50
1 d0 d4 z+ d1 d: L' d
兄弟,有限元和我们的疲劳还是两码事,不可能同论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6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小弟我是学疲劳的,主要做的是超声疲劳,我看到上面各位都没有提到超声疲劳,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关于超声疲劳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利用一个叫做雅典换能器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使得振动频率为20KHz左右,提高了效率,当然其中有很多问题也在讨论,比如频率对他的影响等,其主要用于发动机,叶片,航空方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8 21: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徐汇区
本人是坐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实验的 基于实验的疲劳分析很可靠 手头有大量的数据 基于有限元的疲劳只是用来case to case的研究 这是我的浅见$ i- ^% w* z, z1 I
另外其实很多工程师没有疲劳的基本概念 不知道什么叫疲劳 反而很多人却问“疲劳路在何方” 也许是层次的差别吧 只要能把疲劳理论有效的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上就可以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9 14: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株洲
疲劳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夕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上,关于结构的疲劳可靠性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尽管在金属材料的疲劳问题上有很多理论,但是能够指导工程应用且具有很好的精确程度的还是很少。尤其现在,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其疲劳可靠性问题还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么我们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疲劳问题将是一个长久的方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02: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疲劳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夕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上,关于结构的疲劳可靠性仍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尽管在金属材料的疲劳问题上有很多理论,但是能够指导工程应用且具有很好的精确程度的还是很少。尤其 .... O6 k, N& C" X8 @
bujiling 发表于 2010-12-19 14:01
5 }& k# G; A% j0 M6 s
恩,赞同!只要方向是对的,经过努力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目的地!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5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一定会发展起来的,常规疲劳都只考虑7次方,认为以上就是一条直线,可是现在大量的试验做出来7次方以上不是直线,是连续下降或者是二次下降型的曲线,在军工方面有很多的应用,绝不是‘夕阳’问题。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9 22: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顶一下啊!
# A+ B1 `* Y' V疲劳将来一定有用,不过现在国家发展的水平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导致了科研单位为了利益就放弃了疲劳试验的研究。# W8 f$ {' Q/ W% ~* O# D
原因就在于中国规范国际化了,但可惜的是国家的基础材料加工水平可是没有国际话,这个就是问题了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0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苏州
中联重科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一个大型结构件疲劳实验机,是不错的尝试。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这东西有用的很。机械建筑那样能离得开?!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1: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中联重科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一个大型结构件疲劳实验机,是不错的尝试。3 z: `" i7 b: `' i/ `& Q
54yiwei 发表于 2011-1-13 01:26
: i$ {: N4 T1 y
很难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imapps系列直播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9-29 20:01 , Processed in 0.0475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