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楼主: ywluck

[高级讨论区] 地震波加载方式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8 0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ye01.chen 发表于 2014-6-28 06:33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真正合理的作法應該是地震波採用加速度波模式物理量來作為加載波,而柱底應該與懸壁樑結 ...

还是说*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有强制性使其有DOF定义方向的自由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09: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Simdroid开发平台
安草月珊 发表于 2014-6-28 08:43
既然全约束了,再加加速度的时候会起作用么?我的K文件是在基底加全约束,然后再加X向加速度。这种方式是 ...

我提供的建議是他那個帖的合理模型,他的結構如果是施加位移就不起作用,因為被約束了,但針對你的問題,我不清楚你所要探討的現實模型應該為何?從現實模型轉化簡化成所需的模擬條件就是模擬這項工作重要關卡,這步錯就可能後面所做的都無意義了你必須從新檢視你要探討的現實世界應該為何?再進一步簡化成模擬所需條件!你可以告訴我們你的探討現實狀況為何?我們才能給你合理的簡化建議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8 09: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安草月珊 发表于 2014-6-28 08:46
还是说*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有强制性使其有DOF定义方向的自由度

只有提供某方向性的的可運動自由度,不是被約束的自由度,而boundary_spc才是約束的自由度,補充一點:當然在boundary_spc被約束的自由度被約束了,其所在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設定的運動方向性必然失效(任何物理量皆同)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9 1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ye01.chen 发表于 2014-6-28 09:18
我提供的建議是他那個帖的合理模型,他的結構如果是施加位移就不起作用,因為被約束了,但針對你的問題,我不 ...

我建的是一个地下地铁车站的平面应变模型,K文件贴出来了。模型图片见附件。我开始加的纵波,即DOF为2VAD为1,即地震波垂直入射入模型使其上下震动,但土体里的地铁结构没有变形,所以就想加剪切波,使其左右晃动。
1.底边节点全约束boundary_spc,左右边节点竖向约束,在底边节点输入水平向的加速度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里DOF为1VAD为1;还是说在boundary_spc直接将底边节点设为左右是自由的,其他如上。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对呢?
2.将底边和两侧边节点设置为无反射边界,然后加剪切波即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里DOF为1VAD为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09: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安草月珊 发表于 2014-6-29 10:40
我建的是一个地下地铁车站的平面应变模型,K文件贴出来了。模型图片见附件。我开始加的纵波,即DOF为2VAD ...

其實看了結果是有塑變的,我不清楚你要的結果是什麼?
為何是2d的截面模型,可以用3d來作為分析模型嗎?那3d的模型應該如何建?
那一種我暫時無法下定論,必須從合理可知的模型條件才能推斷合理的施加條件以達預期合理的分析結果...
可以試著讓我們了解你的截面是屬於xz面嗎?而中間的結構物是指鑲在土構物中的行車運行結構強面嗎?請釋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0: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ye01.chen 发表于 2014-6-30 09:55
其實看了結果是有塑變的,我不清楚你要的結果是什麼?
為何是2d的截面模型,可以用3d來作為分析模型嗎?那3d ...

因为是地铁车站,属于线状的地下结构,所以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没有影响,我是XY平面。土中的结构是地铁车站,就是指坐地铁时地铁站的结构,多半是箱型结构。塑性应变我也看到了,但老师说应该有变形才对,不可能没有变形,塑性应变是由于边角的应力集中造成的,让我试着输入剪切波,即使模型左右晃动的加速度波,因为剪切波对结构的破坏性大些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安草月珊 发表于 2014-6-30 10:22
因为是地铁车站,属于线状的地下结构,所以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没有影响,我是XY平面。土中的结构是地铁车 ...

2d的截面模型的變形,只有平面應變,難道你期望像扭曲之類的大變形嗎?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一般是选取一个横断面进行模拟,第二个附件,箱型结构外面的连续墙是主体结构的围护,我建模时没有考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不能出现向这样的变形吗?我把土壤里面的混凝土结构换成05号材料即土壤材料后出现附件那样的塑性应变了,虽说不希望出现扭曲,但应该有弯曲吧,挤压变形吧,四周土壤对里面结构的挤压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ye01.chen 发表于 2014-6-30 10:35
2d的截面模型的變形,只有平面應變,難道你期望像扭曲之類的大變形嗎?

请教一下您,我的加载方式对吗?如果我把底边固定boundary_spc全约束,两侧边仍是无反射边界,然后在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里底边节点DOF为1VAD为1,即X向加速度波,这样的加载方式的输入是剪切波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30 1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安草月珊 发表于 2014-6-30 11:03
请教一下您,我的加载方式对吗?如果我把底边固定boundary_spc全约束,两侧边仍是无反射边界,然后在Boun ...

這是2d的簡化模型截面,理當只有xy方向的物理量,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內部的車站主體結構與包覆在外在的土壤結構在boundary_spc節點應全面設置成只釋放x,y,與xy三方向自由度
若從3跨結構受利簡圖得知其受力狀態,可以試著將均勻負載轉換成集中載重施加於內部車站主體結構集中節點上,只要施加地震波於xy方向平行方向應為簡切波形式,另外個人建議土壤的四周應有z軸方向的束制條件,同時要注意load curve的單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 15: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秦皇岛
ye01.chen 发表于 2014-6-30 12:28
這是2d的簡化模型截面,理當只有xy方向的物理量,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內部的車站主體結構與包覆在外在的土壤結 ...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耐心建议,我贴出的结构受力简图是做结构设计时用的,而我现在建的模型只考虑地震,地震作用下结构周围土体对结构的作用,不考虑其他荷载。输入纵波时我用的方法是,约束:在boundary_spc将底边固定即DOFX,Y,Z和DOFRX,Y,Z都设为1两侧边是无反射边界。加载:Boundary_Prescribed_Motion_Set里底边节点DOF为2VAD为1,即垂直于底边入射的Y向加速度波。这样正确吗

点评

我有很多疑點想請教,若方便到群來,加入群不是人  发表于 2014-7-1 17:00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0 17: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台北
mark以后来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4 16: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大连
今天从头看了一遍这个帖子,结合我对lsdyna的理解,我有如下的看法,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楼主将框架结构所有的节点都施加了地震加速度时程(通过 preseribed_motion_options),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其实楼主的本意只是施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的惯性力,结构中的1个节点要受惯性力、单元内力、阻尼力等的共同作用,这些合力会产生一个节点的加速度,所以楼主错误地通过 preseribed_motion_options 直接指定了这个节点总的加速度。
正确的做法是:只负责施加结构中节点的惯性力(load_body_options),至于节点总的加速度是多少,不应该人为地通过preseribed_motion_options 去干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5 1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ywluck 发表于 2011-6-22 09:55
由于刚接触不久,对该软件不熟悉。但是,我想自己验证之后,更能深刻的理解与应用。 ...

请问,框架结构的梁柱是采用什么材料、什么单元,是beam吗,梁柱节点刚接怎么处理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6 06:28 , Processed in 0.03402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