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7025|回复: 91

[RADIOSS Bulk] 求助:rbe2与rbe3的使用场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15: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自从做了老向出的那个CAE面试题,突然对rbe2和rbe3单元的使用场合有了疑问,自己做了一些验证,但还有疑问,望大虾赐教!

例如附件中的一个方板,如果说本来圆孔内是有个螺栓用来传递力的,但是为了方便一般不需要划螺栓,以前我都是建RBE2来加集中力,想问一下可不可以用rbe3?
我验证过,同样在孔中心加-100N的力,加rbe2的最大位移是3.867E-8,加rbe3的最大位移是7.112E-8,而在孔周围建rbe2/3的那些节点上每个加(1000/节点数)N的力,最大位移是7.108E-8,与rbe3的结果很接近。


那我想问一下,rbe3的传递方式是否可以认为等同于在节点上加均布力?
                        rbe2的传递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谢谢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27 15: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Simdroid开发平台
本帖最后由 hg_boy 于 2010-10-21 08:17 编辑

要明确rbe2,rbe3的区别,具体怎么用,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约定:蜘蛛网状的联接中心的那个点叫做主节点(master node),.从节点叫做(slave node)。
rbe2:即所谓刚性联接,主节点运动到哪,从节点跟到哪,从节点的位移与主节点始终保持一致,也就是一个主节点决定多个从节点。在计算的时候,程序只需要计算主节点的位移,其他节点的位移等于主节点的位移。
     
rbe3: 与rbe2相反,各个从节点是独立运动的,主节点的位移是从节点的位移的线性组合,也就是多个从节点决定一个主节点。在计算的时候,先算出所有从节点的位移,然后用线性组合得出主节点的位移。


rbe3通常用于把集中力/力矩分配到实际承载的区域的各个节点上,也就是slave node.各个slave node得到了分配的力之后,各自独立变形。实际上就是代替了手工把总力/总力矩分配到各个节点这个过程。

rbe2除了把集中力/力矩分配到从节点外,各个从节点不能独立变形,其变形必须与主节点保持一致,相当于用刚度无穷大的杆/梁把主节点和各个从节点联接起来。

注意:为了不对大家造成误导,这里补充一点:实际上,对于rbe3,蜘蛛网中间的那个叫从节点,其他的是主节点,这和rbe2是恰好相反的,我在这里为了描述问题方便,统一把蜘蛛网中心的节点叫做主节点。所以,我上面所说的,是基于这个约定的前提之下的。

[ 本帖最后由 hg_boy 于 2008-9-27 16:11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6 不支持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5: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长春
自从做了老向出的那个CAE面试题,突然对rbe2和rbe3单元的使用场合有了疑问,自己做了一些验证,但还有疑问,望大虾赐教!

例如附件中的一个方板,如果说本来圆孔内是有个螺栓用来传递力的,但是为了方便一般不需要 ...
lian2004 发表于 2008-9-27 15:11

rbe3单元的传递方式在有些时候是等同于在节点上施加均布力,有些时候好像不行。这还得取决于从节点和主节点加权重心的位置关系而确定。
回复 1 不支持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5: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非常感谢老向,我明白了,谢谢!辛苦辛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7: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说的太好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8: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如老向所言,rbe2会给被连接节点之间带来附加的刚度。

可以试验一下,定义一个rbe2单元,在某一个被连接节点上加一个位移,其它被连接节点和控制节点都会产生那么大的位移。

因此在比较关心的部位应该尽量避免使用rbe2,可以考虑rbe3。
(实际情况中rbe3的权值确实很难确定,一般也就是全部给1。)

不过说回来,如果是比较关心的部位,加边界条件本身就会带来应力的不准确……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在工程上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添加假体?做多体接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22: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学知识了。
谢谢各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23: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那对于螺栓预紧这种形式应该采用哪种单元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08: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那么对于楼主给出的这类问题到底用rbe2还是rbe3更合适列?听老向的解释个人感觉用RBE3好象要更好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原帖由 buaaa 于 2008-9-27 23:10 发表
那对于螺栓预紧这种形式应该采用哪种单元呢


一般采用rbe2单元,因为螺栓是充满整个孔,而且孔周围的单元会随螺栓的运动形式一起运动,受到约束力和约束位移,这样比较切合实际工程中的变形形式。

像楼上说的,如果是比较关心的部位,最好可以通过添加假体等方式来加力。

感谢各位的回答,本人学到了很多。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1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原帖由 youchengwu8752 于 2008-9-28 08:37 发表
那么对于楼主给出的这类问题到底用rbe2还是rbe3更合适列?听老向的解释个人感觉用RBE3好象要更好点



到底用哪个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没有千篇一律的答案。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8 11: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宁波

回复 2# hg_boy 的帖子

hg_boy能否解释一下RBE3中的权重值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么?

对于9#花生对螺栓应用的解释不敢苟同,这主要看螺栓是螺纹紧固还是螺母紧固,同时要看分析的对象工况,总体说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9 20: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原帖由 yebj84 于 2008-9-28 11:40 发表
hg_boy能否解释一下RBE3中的权重值的意义和使用方法么?

对于9#花生对螺栓应用的解释不敢苟同,这主要看螺栓是螺纹紧固还是螺母紧固,同时要看分析的对象工况,总体说来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把。



螺纹紧固还是螺母紧固,正解

补充一下:rbe2实际上就是ansys中的rigid刚性单元。不知道我说的对不

[ 本帖最后由 xiongliangwm 于 2008-9-29 20:48 编辑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0 1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贵港
对于比较大的模型,使用RBE2和RBE3对于整个模型相差不大
对于要关注局部变形的,最好使用RBE3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0 2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今天又长见识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1 00: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原帖由 apprent 于 2008-9-27 18:20 发表
如老向所言,rbe2会给被连接节点之间带来附加的刚度。

可以试验一下,定义一个rbe2单元,在某一个被连接节点上加一个位移,其它被连接节点和控制节点都会产生那么大的位移。

因此在比较关心的部位应该尽量避免 ...


我印象中,rbe2从节点是无法再进行约束的,
因为该偶合方向上已经没有多余的自由度了

rbe2等于ansys的cerig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20: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柳州
多谢分享 ,支持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31 14: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多谢,RBE2 and RBE3是个常见的问题。得到启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11: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我也一直比较困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2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江门
对于螺纹孔,个人经验rbe3好一些,rbe2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我无法试验验证哪个更准确,但从数值上看rbe3更可信一些,因为通常rbe2的结果大得没有道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4-19 02:59 , Processed in 0.07988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