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382|回复: 10

请教dr lan: 关于排气vafa模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6 1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排气门计算中考虑气缸压力和排气道压力(boost)的影响时:

“y-Fact纵坐标数值乘因子:当载入气缸压力时,若该因子取气门面积,可得气门受力(N)=气缸压力×气门面积-气道压力×(密封带小径面积-杆面积)”

我本以为气缸压力和气道压力要分别载入,可是“Only one load can be applied to the active element.”

请问:1'如果只载入气缸压力,没有载入气道压力,如何得到上面的公式?tycon如何识别气道压力?
           2   假如图1中的y-fact单位是m*2,图2中压力单位是pa,那么图2中的Factor for y-values 是否应为1?

[ 本帖最后由 b72212 于 2007-5-26 11:0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07-5-26 17: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芜湖
Simdroid开发平台
不需要气道压力,主要考虑排气门在打开时克服气缸压力这个因素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12: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洲
可以想acteco那样,一般情况下气道压力影响不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17: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回复 #3 DrLan 的帖子

那问题2呢?我怀疑是否设置错了。
我将气缸压力导入后,计算结果与原来相比有较大差异。
原来气门落座力大约是250N,导入气缸压力后,最大气门落座力达到3000多。
请问这正常吗?
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1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洲
气门落座在工作段的末期。
气门不开的时候受燃气压力3000N,那也没有办法。也不知道你的气门头部面积有多大?单位不要搞错了,如果燃气压力是Pa,气门面积是m^2,燃气力是N。如果你搞不清楚那些y-factor,那么就在excel里做好力曲线,并确定是N力单位(负值),两处y-factor=1。

[ 本帖最后由 DrLan 于 2007-5-28 18:00 编辑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19: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回复 #5 DrLan 的帖子

我又看了一下结果,是我没说清楚。在气门落座的工作段的末期,落座力还是250N左右,只是气门开启前最大值达到了3000多。
我的气门头部面积即图1的y-factor值是-660e-6(m^2) ,燃气压力数据最大值5.20E+06,最小值6.72E+04,单位是pa.  这样图2中的Factor for y-values 应是1没错吧?
DrLan 说的“两处y-factor=1”什么意思?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8 2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洲
y-factor就是Factor for y-values 。你定义的没错,结果就是这样。
气门不开的时候受燃气压力3000N,它就这么大,OK,它与气门落座毫不相干。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1 15: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我来继续请教Dr Lan.
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是用来控制气门升程的相位的吧。
我问过其他人,他说只影响相位,对动力学分析来说不重要。
不过既然排气模型要输入燃气压力曲线,并要求其从上止点开始,那么“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也是必需的吧?

关于“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的确定方法,教程上说--
“曲轴第一拐朝上时,型线数据与实际凸轮位置的偏移角度。”
这个偏移角度怎么求呢?
也就是说我知道了曲轴第一拐朝上时,实际的凸轮位置。但型线数据对应的凸轮位置怎么确定?
比如,若型线数据将升程的开始点定为起始点,那么是否意味着它表示的凸轮位置就是即将顶起气门的那个位置,然后这一位置与“曲轴第一拐朝上时对应的凸轮位置”之间的角度就是shift angle for profile 。是这样吗?

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31 17: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洲
1、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是用来控制气门升程的相位的吧。
蓝:首先搞清是凸轮型线还是气门升程?这里是移动凸轮型线的角度(当然是参照气门相位调整)。

2、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只影响相位,对动力学分析来说不重要。
蓝:仅对进气门单阀系计算时才无所谓。排气门和多缸机计算时必须是准确值。

3、不过既然排气模型要输入燃气压力曲线,并要求其从上止点开始,那么“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也是必需的吧?
蓝:计算时,程序自动将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与Connection Shaft-Valvetrain中的Shift Angle for Cam Data相加,作为该凸轮型线计算的相位。检查计算结果时也能看到。

4、关于“凸轮模块的shift angle for profile ”的确定方法,教程上说-“曲轴第一拐朝上时,型线数据与实际凸轮位置的偏移角度。”
这个偏移角度怎么求呢?
蓝:你可以直接用:该角度=凸轮数据表最大值的角度(减)图纸上某缸凸轮型线最高点规定角度
仅有气门相位时,一般方便定义:该角度=本凸轮型线对应的气门最大升程时刻(减)BOOST要求的气门最大升程时刻。
要注意的是气门最大升程点对应的可能不是凸轮最高处。

5、曲轴第一拐朝上时,
蓝:第一缸的燃烧上死点=0cam deg定义相位,比较方便,仅此而已。

6、若型线数据将升程的开始点定为起始点,那么是否意味着它表示的凸轮位置就是即将顶起气门的那个位置,然后这一位置与“曲轴第一拐朝上时对应的凸轮位置”之间的角度就是shift angle for profile 。是这样吗?
蓝:用起始点定义,来找即将顶起气门的那个位置,很难找准。气门要被顶起的那个位置,由于要考虑到不同工况下气门间隙的变化,气门被顶起并非正好在凸轮工作段开启点,而是在缓冲段中的某处。用最大升程来找方便。

[ 本帖最后由 DrLan 于 2007-5-31 17:57 编辑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 2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回复 #9 DrLan 的帖子

谢谢蓝博士这么详细的讲解。
可是还是有点迷惑:

“蓝:你可以直接用:该角度=凸轮数据表最大值的角度(减)图纸上某缸凸轮型线最高点规定角度
仅有气门相位时,一般方便定义:该角度=本凸轮型线对应的气门最大升程时刻(减)BOOST要求的气门最大升程时刻。”

“图纸上某缸凸轮型线最高点规定角度” 什么意思? 如何得到?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4 13: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洲
“图纸上某缸凸轮型线最高点规定角度” 什么意思? 如何得到?
蓝:图纸上都有,也许标注方式可能稍有不同。你自己找找。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26 15:04 , Processed in 0.05752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