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216|回复: 10

[学术与经验交流] 100%的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0 14: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西大同
在做疲劳仿真分析时,经常有人说,误差在300%是正常现象,能达到100%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这个100%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不是很理解
发表于 2009-6-20 2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鞍山
Simdroid开发平台
拒我理解,就是误差在一个数量级,比如说实际寿命20年,如果算出来是30年就不错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1: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大同
差别这么大,那做疲劳计算还有什么用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 1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yiuyuiyuiuyuiyuiy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3 00: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疲劳寿命计算是一种近似正确,但不完全错误的艺术。”
6 ~: e+ q( i+ P  u3 E
$ k: B: K) ]& n5 {1 z& d/ U  _好像是疲劳方面的大牛,英国的R.A.Smith说的,至于是不是原话,几部清楚了。几年前老师在课堂上讲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8 22: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大同
还是不怎么明白啊,希望高手们多指点指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9 10: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疲劳就是这样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0: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事实上,疲劳分析本质上应具有统计特性。例如,某飞机制造公司制造的完全相同的两架飞机,并销售给同一用户在相同的线路上运行。理论上它们应该具有完全相同的使用寿命,但实际上某架飞机上的一些零部件要远比另一架飞机上的先发生疲劳失效。疲劳寿命的不同还来源于使用材料的微小统计差异、制造工艺质量差异、承受的载荷谱差异和驾驶员的使用情况差异等等。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1 10: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要有足够多的试验样本,寿命是呈正态分布的,计算出平均寿命.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3 11: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要认识到零部件的疲劳寿命并不是一个确定的值。对相同(或相似)的零部件来说,即使载荷确定(如正弦加载)也只能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评价。对给定应力水平下引起的零部件失效,其反向循环计数f N 是一个符合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正常情况下,通过对试件进行6-8次疲劳测试获得其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采用50 B (置信度为50%,即载荷循环计数大于这个值时,50%的试件会发生破坏)来表征其疲劳寿命。因此,为了对零部件的疲劳寿命进行准确的评价,假定真实的测试结果属于一个大的样本群,并且结果符合某种概率分布。通常,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或威布尔(Weibull)分布是经常采用的分析方法。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8 16: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差别这么大,那做疲劳计算还有什么用啊?
" d) X; A# K/ m) D7 P  B" Pshubang 发表于 2009-8-2 11:19

4 b( k" b! a+ C0 t: x3 S方案对比,优化!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18 07:54 , Processed in 0.04700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