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23|回复: 4

[学术与经验交流] 疲劳问题想搞清楚,请教大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16: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南长沙
断断续续接触疲劳领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感觉疲劳的涉及的方面很多,很多的领域也都有考虑到疲劳问题。
9 O6 P) o! ]1 t有这么个问题:低周疲劳中,主要是塑性变形导致疲劳损伤迅速累积,在高周疲劳中,塑性变形非常的小,这种情况下疲劳破坏主要是由什么来产生,在徐灏的疲劳强度的书里面写到主要是由于局部的塑性变形累积而成,这样的局部的塑性变形与低周里面的塑性变形是否有不同?
' v9 A( I+ F$ c2 c% N$ r或者在高周疲劳过程中,尤其是在接近疲劳极限上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疲劳破坏的机理是否与滞弹性效应,这个滞弹性效应是否和材料的粘弹性是一致的?
! O, F5 n$ R. [/ ~! M4 O大家有没有接触过材料的粘弹性效应的?常温下的金属在疲劳应力的作用下是否具有粘弹性效应呢?  c" g: l  h+ Z3 F5 O
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9-12-25 22: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Simdroid开发平台
低周疲劳和高周疲劳产生的原因都) \' n7 U7 V- e+ U9 @. g( `$ s7 P; A
是因为存在塑性变形,不过高周疲, ]) ?4 M- a1 J5 r' P1 G9 Q8 w
劳的塑性变形是微观的,低周疲劳1 k) p+ U$ \" B3 @4 Q* C; y* z
的塑性变形是宏观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0: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谢谢masher,如果低于疲劳极限就等于是不会破坏了哦,另外测定疲劳极限的stepped loading procedures是怎么来做的?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10: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stepped loading procedures是仅用一根试样就确定的那种方法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7 21: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一般的采用的是升降法来确定疲劳极限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17 09:36 , Processed in 0.05331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