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32|回复: 14

[多物理场] 是否考虑打开Large deflection?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1 20: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请教各位:workbench在做静力结构分析时,是否考虑打开Large deflection呢?即什么情况下考虑打开会使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有解释说,预期大变形效果时,应该打开这个。但这有点“主观”处理的感觉,而怎样才会更为“客观”的控制这个设置呢?谢谢
发表于 2015-8-31 2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Simdroid开发平台
有一种说法是变形量不超过5%

个人觉得这些说法都很虚

你可以先对比试下自己所需要计算的模型,打开或关闭大变形开关。如果其差值可以忽略,以后类似模型就可以不用打开。如果差值加大,就需要打开。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1 21: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g574100239 发表于 2015-8-31 20:55
有一种说法是变形量不超过5%

个人觉得这些说法都很虚

谢谢您的回复,但有时发现打开和不打开时,最大或最小变形的位置都不一样了,这就不好解释了,也不好分辨打开和不打开哪个更接近于实际情况了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07: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csnsrcs 发表于 2015-8-31 21:55
谢谢您的回复,但有时发现打开和不打开时,最大或最小变形的位置都不一样了,这就不好解释了,也不好分辨 ...

既然不一样,那就需要打开大变形

因为大变形才是接近非线性真实情况的,线性只是近似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09: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g574100239 发表于 2015-9-1 07:04
既然不一样,那就需要打开大变形

因为大变形才是接近非线性真实情况的,线性只是近似 ...

但是前提是这个“大变形”是自己主观的结果啊,是自己打开了“Large deflection”这个操作把问题认作为了大变形问题;而有可能这个问题不应视为大变形问题。还是疑惑,其实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度”的问题,这个“度”决定了打不打开,但是这个“度”怎么判定呢?谢谢您的回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csnsrcs 发表于 2015-9-1 09:28
但是前提是这个“大变形”是自己主观的结果啊,是自己打开了“Large deflection”这个操作把问题认作为了 ...

取名大变形可能让你有误解,其实应该是非线性才对

非线性是常态,线性才是近似

如果你看不懂以上的话,可以读读下面官方的关于非线性的培训资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2: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g574100239 发表于 2015-9-1 10:10
取名大变形可能让你有误解,其实应该是非线性才对

非线性是常态,线性才是近似

谢谢您耐心的解答,受益匪浅,不过这两个文件解压时提示源文件损坏无法打开,不置可否方便发到邮箱xiaoyu200422032@163.com
不知以后若有问题可否再向您请教,呵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2: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csnsrcs 发表于 2015-9-1 12:48
谢谢您耐心的解答,受益匪浅,不过这两个文件解压时提示源文件损坏无法打开,不置可否方便发到邮箱
不知 ...

那就百度云吧

http://pan.baidu.com/s/1mg1UBlm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0: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g574100239 发表于 2015-9-1 12:58
那就百度云吧

http://pan.baidu.com/s/1mg1UBlm

看了您的PPT,不过并没有看出来关于Large deflection的具体解释啊,PPT中也说,考虑大变形就打开,但前提是什么情况下才算是“考虑大变形呢”?同样的一个问题,有的人认为算是大变形,就打开了;而有的人认为不算是大变形,就没打开。这两种情况都会算出对应的结果,怎么判断谁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23: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csnsrcs 发表于 2015-9-1 20:15
看了您的PPT,不过并没有看出来关于Large deflection的具体解释啊,PPT中也说,考虑大变形就打开,但前提 ...

两种方案对比,差别大,就需要考虑大变形。     差别很小,就不需要考虑大变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19: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g574100239 发表于 2015-9-1 23:00
两种方案对比,差别大,就需要考虑大变形。     差别很小,就不需要考虑大变形。 ...

感觉你的意思是"Large deflection"肯定是对的喽?差别大,考虑大变形,理应打开Large deflection,没错;差别小,打开Large deflection的结果和不打开的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对,说明此时的问题是小变形情况。那是不是说不管什么情况,也不用思考是什么情况,只要打开Large deflection就可放心等结果了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0: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csnsrcs 发表于 2015-9-2 19:45
感觉你的意思是"Large deflection"肯定是对的喽?差别大,考虑大变形,理应打开Large deflection,没错 ...

理想状态下是

不过大变形会有迭代误差。 所以基本上两者的差别可以接受的话,就用线性计算即可。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 2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g574100239 发表于 2015-9-2 20:39
理想状态下是

不过大变形会有迭代误差。 所以基本上两者的差别可以接受的话,就用线性计算即可。 ...

谢谢你的耐心,从原理上我有点明白了,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还是有些周折啊。比如,先用线性计算走一遍,此时关闭了Large deflection,但得到的结果不确定,于是紧接着打开Large deflection再走一遍,得到的结果和前者比较。但这样做总有一些"偷懒"的嫌疑,因为在没有认识清楚Large deflection的控制条件下也可以通过上述方法避开这个问题,有点先算结果再解释过程的意味,而不是先清楚过程再设置Large deflection得到结果的顺序,哈哈,不过已是很好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学习受教了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9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csnsrcs 发表于 2015-9-2 21:44
谢谢你的耐心,从原理上我有点明白了,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还是有些周折啊。比如,先用线性计算走一遍, ...

方便再发一遍ppt么?原来的链接失效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0 08: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楼主在打开大变形分析时,message有没有多一条warning呢?意思是大变形生效了,同时也使位移、无摩擦、转动的约束条件失效了。如果有,楼主是怎么考虑的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30 09:49 , Processed in 0.03538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