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207|回复: 11

[前后处理] 【土木】marc分层壳模拟剪力墙滞回曲线结果及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15: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songxiang3098 于 2016-7-21 15:07 编辑

下面是我用 分层壳模型 模拟剪力墙的模型及滞回曲线结果

主要想发出来请教一下大家:怎么让卸载曲线斜率更小?折腾俩月无果,很是心累。

先上图
         

比较图上传后不清楚,又在附件中传了一份,卸载曲线对不上,其他还好。

说明:涉及到课题组未公开的试验数据,就不上传模型文件了。蓝色为暗柱、橘色为加载梁和地梁、中间三种颜色为墙体(配筋率不同)。

全部采用壳模型建模
1混凝土本构:Hognested混凝土本构
2约束混凝土本构:mander本构
3钢筋本构:理想弹塑性;分布钢筋定义到墙体分层中;暗柱钢筋用inserts嵌入暗柱;减小了钢筋的弹模,用来简单考虑一下钢筋的滑移。

混凝土和钢筋采用过不同本构模,钢筋用过汪训流本构 以及 屈服后强化本构效果都不好。

发出来请教一下大家,希望能多多交流,无论是一些经验还是天马行空的想法,重在交流,感觉论坛里发土木的人太少了。还是用MARC在土木里就是小众。

重点:欢迎交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6-7-21 15: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剪力传递系数多少?
哎,同样的问题,不过我的都是实体单元,现在正在死磕二次开发,头都大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1 16: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songxiang3098 于 2016-7-21 16:12 编辑
天佑腾腾 发表于 2016-7-21 15:31
剪力传递系数多少?
哎,同样的问题,不过我的都是实体单元,现在正在死磕二次开发,头都大了! ...

忘说了 取的0.005;混凝土压碎应变定在 应力降到0.1
考虑是去掉这个剪应力传递系数,但是为了收敛取了很小一个值;加上剪力系数后荷载变大太多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 16: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marc的混凝土滞回模型下降段不准确,捏拢效果不好,骨架曲线较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0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晋中
Carlidle 发表于 2016-8-1 16:19
marc的混凝土滞回模型下降段不准确,捏拢效果不好,骨架曲线较准。

这是什么原因,下降段不准的话,骨架曲线怎么能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11: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marc卸载刚度未退化,按初始刚度卸载,捏拢效果不好,单调加载较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9 11: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这是Marc软件问题,混凝土屈服准则不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2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我也是相同的问题,下降段计算一直不准,能否把原始模型文件以附件上传共同讨论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2 1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用陆新征砼微平面本构模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Charles_Martin 发表于 2016-8-22 08:56
我也是相同的问题,下降段计算一直不准,能否把原始模型文件以附件上传共同讨论 ...

之前模型做的有些问题,我重新调整了一下,正在做另一个模型。
没有用二次开发,
混凝土用的过镇海曲线  0.0033压碎  剪力传递系数千分之五  屈服应力为0.76fc
约束还是mander本构
钢筋理想弹塑性
这个算下来的话捏缩都挺好,卸载路径也吻合,就是初始刚度大
等做好以后可以给你发一个交流交流
你做的是哪个方向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Charles_Martin 发表于 2016-8-22 08:56
我也是相同的问题,下降段计算一直不准,能否把原始模型文件以附件上传共同讨论 ...

要是模型出入大,考虑一下更换材料的本构,或者建模上做一下调整
还有混凝土的压碎应变,以及屈服强度对滞回曲线最后下降都有影响,如果曲线整体效果比较好的话可以在这上面做一下微调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Carlidle 发表于 2016-8-22 11:18
用陆新征砼微平面本构模型。

二次开发绝对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当然前提是真的懂有限元,作为后期一个努力的方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1 23:26 , Processed in 0.03707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