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75|回复: 6

求助:含间隙结构的模态识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0 11: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沈阳
小弟前不久做了一组曲轴、连杆以及活塞组合结构的模态试验,用的是锤击法,单点激振,单点拾振(固定),共布置了37个激励点。识别结果频率值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但是振型却相差甚远。我分析可能是由于曲轴与连杆、连杆与销轴间的间隙造成的,因为间隙可以阻碍振动的传递,最后导致模态识别的不准确。不知到这样分析对不对,请各位大侠指教。
发表于 2006-12-27 14: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吉林长春
Simdroid开发平台
我认为不是间隙的问题,如果是间隙的话,频率也会不同。振型的不同一般是由于传感器的布置方向和激励方向的差异引起的。因为你用的是单点激振,单点拾振,每次敲击的方向是不可能相同的。所以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可以用单点激振,多点拾振试一试。供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9 17: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沈阳
谢谢yuanbaoli 指点,我感觉比较有道理,我再试试
发表于 2007-4-12 13: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模态计算也有问题:
http://blog.sina.com.cn/u/4705a544010006n5
http://www.simwe.com/forum/thread-737234-2-1.html

[ 本帖最后由 wsjxaut 于 2007-4-12 13:09 编辑 ]
发表于 2007-5-9 0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原帖由 yuanbaoli 于 2006-12-27 14:44 发表
我认为不是间隙的问题,如果是间隙的话,频率也会不同。振型的不同一般是由于传感器的布置方向和激励方向的差异引起的。因为你用的是单点激振,单点拾振,每次敲击的方向是不可能相同的。所以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



yuanbaoli 说的很有道理,如果是间隙问题而言,可能导致频率相差十分远,因为“连接刚度”会相去很远(这个在模拟时很难考虑,属于非线性问题,而模态分析是基于线性理论的),这事实上涉及到结合面参数识别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可以参考相关的资料。因此,间隙问题可能不是主要原因。
对于振型而言,各阶振型都和各阶固有频率一一对应,假如所有的振型都相差很远,那说明可能存在模态分析软件中够建模型时坐标位置、方向出现问题。因为大体而言,只要坐标位置、方向对的话,振型是更容易符合的(特别是低频),较不容易的是固有频率的一一对应。

当然需要考虑的是模态丢失问题(这和布置点数有关),假如和模拟结果都一一对应,那就没什么问题,说明测点数量相对来说是可以描述结构的部分动态特性的(低频特性),只是精度,或者高频(局部模态)可能存在问题。

[ 本帖最后由 jyq110 于 2007-5-9 00:24 编辑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00: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当然在进行模态分析软件构建模型时,坐标点的位置精度要求可以降低,换句话说,坐标位置可以有小偏差,并不影响振型的表达,方向是需要十分准确的,否则将可能出现大问题。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9 22: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虹口区
原帖由 wsjxaut 于 2007-4-12 13:07 发表
模态计算也有问题:
http://blog.sina.com.cn/u/4705a544010006n5
http://www.simwe.com/forum/thread-737234-2-1.html

水母板斧来拉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5-21 01:38 , Processed in 0.06755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