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楼主: hg_boy

[教程资料] 某外资企业的CAE面试题目(做对了拿技术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6 15: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hg_boy 于 2008-9-26 15:27 发表


我算的结果也跟答案没对上。

没搞明白是什么原因。
文档说的很清楚了,两个个板是在自由状态下,不受任何约束,仅由温度产生变形,所以无需人为施加约束。

正正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是答案本来就错了? ...


ansys如果你不给它任何约束而计算应力,它是不会收敛的。对于free-free的模型,需要人为添加一些不影响结果的约束。
对于这个模型,内孔的径向可以自由膨胀,但周向它是不会旋转的,但仅仅约束周向,模型计算是还是会在Z向产生刚体位移而不收敛。
所以需要约束一些点的Z向位移。我选择的是内孔端面的一层,即假想它放在地上,让其自由膨胀。
试想一下,如果不确定一个参照,那计算出来的位移量的零点在哪里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5: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Simdroid开发平台
原帖由 gy_tian 于 2008-9-26 15:49 发表


ansys如果你不给它任何约束而计算应力,它是不会收敛的。对于free-free的模型,需要人为添加一些不影响结果的约束。
对于这个模型,内孔的径向可以自由膨胀,但周向它是不会旋转的,但仅仅约束周向,模型计算是 ...



约束圆周方向的可以,但是约束Z就没有道理了。

我是取的1/4模型,然后施加的对称约束。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6: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合肥工业大学
温度场分析与给定结果完全吻合,最高温度为48.36摄氏度,最低25摄氏度,给定结果最高温度为48.358摄氏度,最低25摄氏度。热应力耦合分析结果一直算不对,偏差挺大,不知道原因在哪里,请高手指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6: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hg_boy 于 2008-9-26 15:27 发表


我算的结果也跟答案没对上。  我是说你的计算结果有点问题,为何不是连续递增呢? 我的没对上是由于参考温度不同。

没搞明白是什么原因。
文档说的很清楚了,两个个板是在自由状态下,不受任何约束,仅由温度产生变形,所以无需人为施加约束。

正正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还是答案本来就错了? ...


我上面说了,参考温度选择的不一样引起的。 热应变 ~~ alpha*(T-Tref)

[ 本帖最后由 gy_tian 于 2008-9-26 16:05 编辑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6: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原帖由 gy_tian 于 2008-9-26 16:04 发表


我上面说了,参考温度选择的不一样引起的。 热应变 ~~ alpha*(T-Tref)


你看清楚了哦,我那个图绘制的是总的Displacement,  而不是UZ,总的位移,为什么必须要连续递增呢?


参考温度,我试过了25度和0度,还是算不出答案那样的结果,汗。。

[ 本帖最后由 hg_boy 于 2008-9-26 16:21 编辑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6: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hg_boy 于 2008-9-26 15:50 发表



约束圆周方向的可以,但是约束Z就没有道理了。

我是取的1/4模型,然后施加的对称约束。



答案中圆孔附近的Z向位移为零,能解释约束它的Z有没有道理。

如果不约束Z向而且还能计算收敛那也未尝不可,但通常这种情况下都会有刚体位移产生,就是说,它会飞出去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6: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原帖由 hg_boy 于 2008-9-26 16:06 发表


我试过了25度和0度,还是算不出答案的结果。


你先解释一下你的位移零点(蓝色显示区域)为何在模型的中部呢?这个比较奇怪

如果是总体位移,那和答案肯定无法吻合阿。因为答案给出的是法向上的位移结果。你输出和它方向一样的结果看看。

我也输出了一下 参考温度25度时 总体位移的结果,总内向外也是递增的。至于递增的原因,因为对于这样一个类似规则等厚圆盘的结构,温度场在走势上没有突变,那位移结果也不会有突变。

其实这个模型如此规则,完全可以求出数值理论解。

[ 本帖最后由 gy_tian 于 2008-9-26 16:3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6: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原帖由 gy_tian 于 2008-9-26 16:20 发表


你先解释一下你的位移零点(蓝色显示区域)为何在模型的中部呢?这个比较奇怪


我已经说了,我那个算的不对了。

我那个显示的是总的Displacement的云图,而非UZ,所以,不连续是正常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7: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原帖由 gy_tian 于 2008-9-26 16:20 发表


你先解释一下你的位移零点(蓝色显示区域)为何在模型的中部呢?这个比较奇怪

如果是总体位移,那和答案肯定无法吻合阿。因为答案给出的是法向上的位移结果。你输出和它方向一样的结果看看。

我也输出了一 ...


我取/14计算的,除了对称约束外,没有加任何其他约束,完全自由变形,所以才出现了总体位移不连续递增的情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8: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整理了一下思路,重新算了一遍热应力导致的变形:
参考温度统一取25度。
1)1/4模型,只施加对称约束,不施加任何多余的其他约束,让其完全自由变形。
得到的结果是:最大法向位移uz=0.027mm.
2)1/4模型,施加对称约束,再把圆孔一条边上节点的板法向的位移约束住。
uz=0.0526mm.

[ 本帖最后由 hg_boy 于 2008-9-26 18:1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原帖由 hg_boy 于 2008-9-26 18:10 发表
整理了一下思路,重新算了一遍热应力导致的变形:
参考温度统一取25度。
1)1/4模型,只施加对称约束,不施加任何多余的其他约束,让其完全自由变形。
得到的结果是:最大法向位移uz=0.027mm.
2)1/4模型,施加对称 ...


这个结果就对了。第一种情况,最大法向位移uz=0.027mm,但同时也要考虑最小法向位移=-0.0256mm,就是说最远端相对于圆孔德法向位移为0.027+0.0256=0.0526mm。这不正是和第二种情况的结果相等吗?这就是说,两种情况下,位移应力分布的结果是相同的,只是位移的结果参考点不一样。也证实了第二种情况所加的位移约束并没有对计算结果造成影响。
我比较惊讶的是 你的第一种模型能正常完成计算而没有警告或报错,回头我试试。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2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沙坪坝区
呵呵呵!偶也算出来了!在MSC.Nastran里算的,0.0883。鼓励一下新手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22: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原帖由 fengbojilin 于 2008-9-26 21:32 发表
呵呵呵!偶也算出来了!在MSC.Nastran里算的,0.0883。鼓励一下新手吧!


把模型文件和贴图传上来看看再说。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22: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原帖由 hg_boy 于 2008-9-26 08:54 发表


实际上,分布作用在单元上的力,会等效并分配到属于该单元的各个节点上,

内部的节点,被4个单元共用,节点会得到4个单元分配的力。
边界上的节点,只被2个单元共用,节点会得到2个单元分配给它的力。

角 ...


这么说来,我到有个疑问,如果我将一个表面上的单元划分的大小不同,然后用rbe3加上权重为1的节点等效力去模拟施加在这个面上的均布压强,这样分配到各个节点上的节点力的大小相同,但是由于单元本身大小不同,那么得到的应变不是也会不同吗,这样实际模拟的等效压强不就是不均匀的了吗,
请向兄指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23: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常州
1.下面是rbe3权重的最原始的数学定义:
U(M)=K1*U(1)+K2*U(2)+......Kn*(Un)
也就是1,2,...n这n个点是独立的,U代表自由度,M这个点的自由度是其他n个点的线性组合,K就是线性组合系数。
载荷分配时候的权重,是否就等于自由度组合的权重? 我不敢肯定,觉得不太可能恰好相等。


这个问题,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不必细究。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工程上,这样精细的设置权重,纯属于心里安慰,浪费时间。

有的网格,一个节点联接了5个单元,如果其中带三角形,还有可能一个节点联接6个单元,具体的网格联接情况千变万化的,所以,这种1,2,4的权重设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工程意义。

工程应用中,通常情况下,统统设置成1就可以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0: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无锡
同时又用nastran做了一遍static问题,采用CQUAD8单元,并进行ZOFFS设置,算出来的结果和ANSYS结果非常接近:ANSYS最大位移0.08947,NASTRAN最大0.0895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0: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无锡
就静力结构分析而言,如果用3D solid单元,则每种板厚度方向至少分三层单元,否则结构偏刚,算出来的位移偏小。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0: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我不要积分,我的结果是0.0892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5: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算了一下温度场的,和答案还是不一样,最高48.59,abaqus算的,egotrip 兄弟怎么算出48.36的啊,你载荷magnitude设的多少?请教一下。随便传个plate.cae源文件和截图。用abaqus做热分析的兄弟指导一下啊。力热耦合的结果估计又要差的好远好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6: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合肥工业大学

回复 79# zlxiaonan 的帖子

我用的稳态热分析,边界条件25摄氏度,magnitude用的是0,1,1,1,保持温度不变
荷载用的magnitude是系统默认的RAMP,即0,0,1,1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6 13:54 , Processed in 0.05151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