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599|回复: 26

[行业活动] 寒冬来临,有没有企业还在招聘CAE工程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 08: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经过洗牌之后,这些企业才是具备实力的企业,看好这些企业。睁大眼睛在寻找.....
发表于 2008-12-2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闵行区
Simdroid开发平台
我也在寻找中,呵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0: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呵呵,昨天还收到猎头的邮件呢,现在招CAE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是上海企业的吧?咱发现在无锡找个合意的不容易...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常州也有啊,不过三个礼拜前的事情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为啥子没有猎头找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1: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合肥工业大学
工作是蛮难找的,昨天去参加学校的双选会,逛了个遍也没发现个我能投简历的地儿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3: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合肥
原帖由 linuaries 于 2008-12-2 10:32 发表
呵呵,昨天还收到猎头的邮件呢,现在招CAE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介绍点如何才能被猎头骚扰的经验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3: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是啊,兽兽版主介绍下经验啊!现在招CAE的好像不怎么多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 1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一般情况下,猎头看你曾经工作的单位和年限。之前的单位越牛,工作的年限越长,自然被猎头看上的机会也就越多,猎头赚的钱也越多。呵呵,兽兽版主已经是红人,衣食无忧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回复 10# HANSYS 的帖子

其实也没有啦,CAE这个圈子很小,工作了一段时间认识一些朋友,互相介绍着,就把自己销售出去了。记得上次有个猎头和我谈一个职位,我觉得朋友挺适合的,就推荐给猎头,结果猎头说“其实就是XXX介绍我来找你的”。。。RP还是靠积累的。记得以前看过一篇[转贴]计算力学在工业中的就业前景(北美),很有感触,其实工作就是积攒RP的过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8: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韩国
呵呵,牛人还是牛人。我们这些应届的小硕遇到了寒冬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杭州
只有RP行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 19: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主要还是信念,关键是你能否坚持自己的信念或者说判断。如果这时候银行向你招手,提供一个10年都是1万月薪的工作,你做不做?如果政府事业编制向你抛橄榄枝,提供一个5年甚至10年给文档分类的工作,你做不做?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如果要放弃你这四年、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去从事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所以我觉得坚持自己的信念,合理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才是走好求职的第一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5月12日
计算力学在工业中的就业前景(北美)这几天工作的事情很烦,两个工业项目在手上,可能还有第三个工业项目,都是作热应力分析,类似的计算分析做过N个,有给同事做的支持工作,有工业项目,基本内容都很雷同,每次各有各的麻烦事,现在手上的两个项目都是对付复杂的三维几何,一个是从CAD到CAE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模型导入处理,一个是三维网格划分和优化.都整了个半调子状态,有结果,但很不理想.如果第三个工业项目接下来,又是热应力分析,难点在两个接触面之间的传热系数的推算上,和以前不了了之的给瑞士的LNI做的陶瓷模具热冲击计算差不多. 自己博士论文的内容被挤在旁边没时间弄,本来这个多尺度问题和细观层面对陶瓷材料强度的尺度效应的分析计算是很有意思的题目,对将来陶瓷磨损分析,寿命计算都是很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不知道最后博士论文能写成什么样子.手上还有另外一篇文章整得没时间写. 转篇东西,权当自慰.



计算力学在工业中的就业前景(北美)对于我们所学的专业,最大的限制不是行业本身,而是我们的身份。ME并不cold,这个行业虽然不是high profit,但是是各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此外,老美在计算上不如我们强,编程,fea分析等等技术上我们的优势很明显。因此我们还是有很大空间的。问题是,ME所服务的多家行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sponsor H1B.这里可以列举一些,帮大家省掉一些job hunting作无用功的时间:

Boeing
Bombardier
Exxon mobile
Shell
General Dynamics
Northan Grumman
Silkorsky
Spirit
Pratt&Whittney
Gulfstream
Lockheed Martin
Michellin
Goodyear(not very sure)
Alcoa

我知道的sponsor h1B的大公司,大家还可以在这里添加

Goodrich
B/E Aerospace
International truck
Modine
UTC research center
the big three(but unlikely they will recruit)
......) }
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对于我们最难的是第一步,即找到一个职位并且可以取得身份。在此基础上以后的路会很好走。如果你有GC,加上5年的fea经验的话,基本上一生无忧。每年就算作contract的话INCOME都会大于6 digit,而且这个行业的contract无穷无尽,尤其是aerospace相关的。要是在此基础上你有special的license,比如FAA Certified DER,那么你就炙手可热了,很多公司会愿意出$80/H来请你。所以呢,也没有必要羡慕IT的同学们,我们的行业是越老越吃香的。
所以,问题是,如何获得第一份工作和gc.

从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出,aerospace的大公司不会sponsor h1B,而automobile行业虽然sponsor但是他们正在忙于lay off人。所以本人认为大家的目标应该放在中小型的制造业公司上并且以取得身份为第一条件,报酬在第二。我强烈建议大家可以share这方面的information。只要哪家公司允诺可以sponsor GC,那么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6-2】
一直心里面惦记着完成这篇文章,不过总觉得自己虽然看得清路子,但是自身没有达到之前就发些厥词有些不妥。写完感想1以后已经过去两年了,产业和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和我预料的几乎一模一样。所以现在再把2补充上也有些底气和更多的指导意义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所有学ME,尤其是力学的同修们,你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就和我当初也意识不到一样。直到现在,自己三年内工资翻了三倍,周围的同事里面不少都挣得比律师医生还多,才知道其实这个行业是真正的金饭碗,所以,所有的ME同修们,恭喜你们,总有一天你们当你们看清路子的时候,胜利就是你们的。

【6-3】
趁着这个周末有些时间,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吧
首先说说自己的情况
01年本科毕业来美,一般院校(ME当时排名前20,现在不知道了)硕士毕业。03~04年辗转大半年横穿全美才拿到第一份job offer,是一家4000人左右的私人中型公司。工作一年半后06年跳槽至一家财富500强,08年初第二次跳槽至业内顶尖公司,base 140K+1.5X OT,所在的州生活费用也不高,气候也不错,考虑到ME行业整体报酬偏低,所以这个offer俺自己已经很满意了。目前自己三年多工作经验,身份依然是H1B,不过去新公司后可能会用EAD。
关于俺的第一份工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本版搜搜俺当时的找工作经历,应该还能找得到。其实当时找工作从03年fall semester就开始了,大家都知道03年美国经济还是没走出911和纳指崩盘带来的阴影,知道04年才开始好转,05~07年job market都很好了。不过当时俺拖着不毕业抱着侥幸心理在学校career fair找,在网上找,直到最后万年俱灰。最后狠下心一路开车裸奔到加州一个月后搞定第一份工作,虽然当时的salary underpay,不过俺还是要感谢这个公司让俺进了这个行业的门。进了公司后除了本身技术磨练外,俺自己最注意的是积累业内关系。公司内公司外,能帮忙的时候尽量帮人一把。工作三年多来自己帮助递过的简历(都是老中)可能已经不下百份。自己系里面的几个好友也是我先帮忙递下简历-朋友上岸-朋友帮朋友递简历-朋友的朋友上岸。总之记住人帮人无价之宝,人踩人寸步难行。以前俺记得系里面有些女同胞找到工作的时候眉目间喜气样样,但是什么公司什么职位死死瞒着,而且一工作就没消息联络了。希望大家能够谨记,中国人输就输在不团结,不要互相藏着掖着,能帮人的时候帮人一把。
说说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感想。公司是做commericial aircraft oem的。俺进去后发现其实技术要求并不高,由于产品线并不广,所做的分析工作雷同的很多。一年后俺基本上就是组里面做分析最快最好的engineer了,公司的应力分析手册,有限元建模手册都是俺工作一年后写的,现在他们还在用。不过那时候俺也意识到再不跑路自己的眼界也就这么点了,所以一年半后,跳槽到了现在的公司。现在看来,俺很庆幸自己做了这样的决定。。。

【6-4】
胡乱吃了点饭,回来接着写,呵呵。俺没什么大纲提要,想到哪就写到哪,大家多包涵。
找第二份工作的时候就轻松多了,拿了4个offer,挑了业内比较知名的一家去了,当然也因为他们许诺迅速给我办绿卡。俺在第二个公司做的时候俺主要完成了这些事情:1.基本上让自己成为了一个qualified engineer。2.申请了绿卡,拿到了EAD,485还在pending。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以后的路应该怎么走。这家公司不算很大,全球雇员20000多人,但是在产品线上几乎dominate commercial aircraft的某类重要部件,所以一直contract还是蛮多的。俺在此公司工作的时候,一边是加紧学习,一边同时注意周围的人,尤其是有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做事的时候为什么是这么做的,为什么采取此种做法不用其他做法,换了是我做,能不能有更好的做法。还有行业内的关系,周围做consulting的senior engineer很多,和他们多谈谈对自己行业和自身发展都有好处。和他们交谈所得到的体验感想俺会在最后详细叙述,不过俺可以说说自己最基本的感想,呵呵。一是相对于popular的EE和CS,虽然他们起薪强过我们许多,但是5~10年后肯定是我们报酬更多,而且更轻松。二,就是在你工作初期,一定要多学,然后多跳。越大的公司,周围高级工程师,background强的就越多,想办法多和他们交流。俺在第二家公司做的时候,只要手上的事情做完了,马上跑到组里头那儿去问,还有什么事可以做。头儿一时想不出来,俺就说我看那谁谁挺忙的,不如我去帮帮他。这样一你体现了自己的积极工作态度,二交了朋友,攒了人品,三自己学到了东西。
俺的第二次跳槽除了薪水方面的原因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公司里面俺开始做的东西已经出现重复了。所以俺要走,这次走俺就嚣张多了。简历都没有在网上贴,只申请了两家业内顶级公司。一家是boeing,先搞定的。另外一家在我都基本上要接受boeing败涂地offer的时候才来电话说要安排onsite,那时候俺说俺没时间了,boeing要俺3周后就开工,不如就电面一下吧。他们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并且在面完以后要了boeing给的offer,然后match了120%。
俺工作经历就絮絮叨叨先说到这儿了,下面开始说说俺的感想体会。(也许从这里才开始算得上对ME Industry的感想吧,哈哈)

【6-5】
终于交待完自己工作历程,到说感想的时候了。
工业立国,此话不假。有很多行业,可以说风光一时,但是大家细细观察一下,会发现这些行业即便消退了,甚至衰亡了,国家还是会继续发展下去。比如现在很多信息产业的龙头(google)或者新生的宠儿(facebook),他们能够存活多久其实是未知数。
但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要说哪天lockheed martin倒台了,boeing解散了,northrop grumman不造战斗机了,NASA不造火箭了,这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说真的有这一天,美帝也就快倒台了。有兴趣的同修们可以看看美国十大财团所控制的经济命脉是什么,其实就是两样,军火和石油。
我在感想2的里面说过,其实学ME的大家都很幸运,很有可能你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言外之意就是,同其他风光的行业(EE,CS,Finance,M.D, Lawyer)比起来,我们有两大优势:1 我们有机会进入国家工业的核心,这样我们的工作保障要稳固4的多。2我们的工作强度要比他们轻得多。前面有人回帖的时候就已经指出五年以后,你就可以吃老本,事实的确如此。不像EE,CS,变化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学力学这种基础学科的,你有生之年看到大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唯一的大变化已经出现了,就是有限元在计算机上的运用取代手算。就算再过100年,有限元还是F=KU,stress还是P/A。所以进了这一行以后,你就像酒窖里面的酒,愈老弥香 :)律师的收入高吧,$300/HR。但是没有哪个律师是一天8小时都有$300/HR的。但是现在一个有10年工作经验的Structural analysis engineer的market regular rate是$70~$100/HR,每周工作40小时以上的话在ME这个行业大多数都是有OT的,乘多大的系数就看是什么公司了。一般的salary exempt direct employee可能是1.0或者是1.0+X,consultant的话一般是1.5一个OT range(比如说within 55 hrs),超过这个range 2.0。所以不少有些资历的结构分析工程师,年收入在200K以上的比比皆是。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如果要挣钱,拿高的rate就要去做consultant,那么工作的流动性岂不是很大吗?其实大家根本不用担心这点。这恰恰是我们这个industry和其他industry的不同之处。ME行业里面产品单一的开发周期都比较长(比如aerospace),开发周期短的产品线广(比如automobile)。所以你要么就是一个项目做很长时间,要么这个项目做完下一个项目就来了。以俺自己为例,所作的下一个项目的certification Due是2010年,所以2年内只要你不是表现太差被开了,不用担心工作的流动性问题。例如坐俺隔壁的一个高级工程师,老中,在加入我现在公司做direct employee以前是chrysler的资深consultant,做了5年。此外从我03年开始找工作为止,到现在,做分析的工程师一直供不应求,hourly rate也水涨船高。
当然,我们也有劣势。比较明显的有两点 1。我们的起薪低 2,相对于其他行业,找第一份工作时身份限制更多。如何扬长避短,俺还是放到感想6里面说吧,呵呵

【6-6】
不好意思,这篇拖久了些。这些日子俗物缠身,以及忙着善后以及和朋友吃散伙饭,直到今晚才有些时间。
前面说了下自身经历,现在主要就当前market说说刚毕业的同修们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上岸。感想5里面已经谈过,我们专业的劣势在于相对其它high tech公司,ME的身份限制更多。此话不假,绝大多数大公司要入门至少绿卡。真正的defense,aerospace,nuclear等最核心部门要进去还要security clearance。那么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以俺自己过来的经验,如果要我现在重来一次再找的话,我会做如下思考然后采取这样的相应对策:
1。我感兴趣的行业里面的领头羊是哪些公司?把这些大公司挑出来,去myvisajobs看是否sponsor过h1b。如果是,直接申请之。如果没有,跳到第二步
2。去这些领头羊公司的网站看他们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比如Boeing,我知道总公司对employee不sponsor h1b。但是从网站上我能查出来他们目前的项目有787,737 next generation等等。把这些项目记录下来,在网上找这些项目的tier 1, tier 2,tier3supplier分别有哪些公司。这些公司分别从boeing拿到了什么样的合同。
3。ok,我知道这些supplier了,boeing 787项目的supplier有alcoa(供应金属材料和配件的), GE &RR (提供引擎的),goodrich(供应nacelle的),rockwell collins(供应传感系统的), zodia(供应interior structure的), honeywell(供应复合材料) 等等。现在接着查他们是否sponsor h1b。查到了sponsor过的,马上把自己简历针对这所公司所拿到的项目可能所需要的技能作具体修改,然后直接去他们网站上面投。要知道咱们ME上岸机会不多,用掉一个就少一个,所以一定要针对每个可能的机会认真修改简历,提高命中率才是王道。
除了上面说的这几点,当然大家都还要借助monster申请更多的机会。我在感想1里面曾经提过大家多注意中小型的企业,因为这些公司一般没有办法和大公司竞争人才,资深的engineer都被抢走了,那么他们只有招新人。新人里面发现老美毕业的小本科连sin,cos是三角形里面哪条边比哪条边还搞不清,那怎么办呢?那就只好找老中和老印。所以这是这些中小型公司的特点。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不强,招人的资金有限,所以倾向于在local找,他们喜欢一专多能,希望你能做分析也能做试验,能做design draft也能做presentation吹牛。他们不愿意付给贪婪的猎头公司额外的几万美刀,也不愿付给新同修们面世机票和昂贵的搬家费,所以都是自己在monster上面按zipcode方圆多少mile找。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大家不妨这么做:通过调研查自己相关行业的工业密集区,比如俺想去aerospace,在网上查出来这个行业的工业密集区域是washiton ,south california, texas, florida,kentucky等。那么我就把自己monster上的简历放在这些个地址,大不了自己出机票去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E里面Ph.D相对M.S找工作的难度更大一些,大家要有思想准备。ME行业R&D的openning不多(以前三大多,但是三大现在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所以需要Ph.D qualification的机会少。中小型公司也不愿意招Ph.D因为一是怕请不起,二是怕留不住,三是ME行业需要的是经验而不是学历。Industry和academic基本就是两种语言,很可能找个paper发了一箩筐的但是面试的时候却连什么是bearing stress也不知道。关于fresh Ph.D如何找此类工作,我的办法也不多。我自己帮着递的Ph.D简历也是没有回音的多。如何做,我觉得照着前面列的办法也无法一步搞定的话不妨
先从contractor开始做起,去monster上找那些标明的contractor机会用opt积累经验,然后伺机跳槽。此外如果实在进展不理想,就 在递简历的时候直接把自己的desired salary标得低一点,干脆就是能够办h1b的价钱。要知道ME行业靠的是经验,只要身份有保障,工作经验得到积累,前几年的收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蒙蔽了双眼,有3年工作经验,你就等着别人来抱大腿吧,呵呵。
先写这么多了,感想7里面可能会说说对各个行业的感想。其实我熟的只有aero和auto,大部分朋友也是这两个行业的。抛砖引玉,前面的跟贴有不少同修有宝贵意见,最后的一篇感想里面我会归纳总结一下,呵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0: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香港
半夜突发奇想写了一个找工作的回顾贴,本来想借人气收集大家的经验的,可惜似乎回复的人比较少。。
http://forum.simwe.com/thread-857569-1-1.html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5: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牛人,鉴定完毕!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16: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深圳
终于又对申请绿卡的人多一点认识,应该尊重知识,而不是现在的公务员热。现在国内的形势已经畸形了,在往后就会和次贷一样爆发。工业才是立国之本,我很幸运,一直坚持在CAE。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0: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合肥
看了很受启发
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其实这个冬天也不是太冷,很多企业招聘人士有这样的观点,这时候是“人才抄底”。因为很多人才是主动跳槽的,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他们认为这时候找到的企业实力比较强,对以后自身发展比较好。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5-18 19:22 , Processed in 0.0643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