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24|回复: 0

梁山诗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7 06: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诗人的武装团伙是不成气候的乌合之众。黔首之徒起事,每每担心“不学诗,无以言”,给别人留下不风雅、纯盲流从而代表不了最广大利益的印象,故尔于附庸风雅一节,犹为煽情着力。汉末黄巾部众累列三十六方,却不得不以谶语数句为号召,道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唐季黄巢不第,乃吟“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厥有广明之事,进而取京都,乱天下。迨至宋之宣和,宋江纵横河朔,武功既已十全,这支队伍就历史地呼唤诗人了。



梁山的第一个大诗人,乃是威震京师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文武双全的豹子头林冲。当年林冲命途多舛,好好儿的一个郎才女貌家庭,硬是被高太尉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雪夜对酒,想起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身世,林冲悲从中来,遂有诗一首:“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篷;他年若遂志,威镇泰山东”。清人金圣叹评曰:“何必是歌?何必是诗?此八句也,岂如村学究拟作咏怀诗耶?能使读者目眦尽裂”。盖以林冲此作发乎悲,激于情,果然是好诗。但林冲上山之后,似乎成了打仗的机器,再也没有发挥文学功底深厚的特长。



位列梁山第一百零六条好汉的白日鼠白胜,是一个典型的农民诗人,他的诗作在我国较早提出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该诗全文如次:“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白胜吟此绝句后不久,生辰纲一案东窗事发,他锒铛入狱,受到惊吓,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吟诗作赋的兴致。



梁山真正的文人有三个,一是号称白衣秀士的第一代领导人王伦,另外二人是教师出身的军师吴用和圣手书生萧让。王伦科场落第,足见读书不精;死得又早,因而没来得及有诗文行世。萧让徒具书生之名,仅仅会模仿名家书法,连公文的格式都掌握得不够――正是他在伪造蔡太师给儿子蔡九的书信时错用了名讳,差点令宋江命断江州。吴用似乎颇具文才,梁山要是真出诗人也该他摇头晃脑了。但是不然,综观整部《水浒》,除了假冒算命先生写了几句藏头诗,暗示什么“卢俊义反”以外,这位教师爷直到我把书看完都再没有作品,看来也是枉读诗书了。梁山的文人做不了诗人,原因在于甘居陪衬,没有壮志豪情,不能有感而发。



水泊里的这伙哨聚强梁,除了闯州过县、打家劫舍以外,日常无非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精神生活实在贫乏。刘项原来不读书,这不能怪他们。但这伙强人中间,也大有忽而兴趣一来,就口占一绝的角色,以品秩论之,可以算作“武诗人”。这类诗人,以水上惯盗们居多,其诗作又以吟咏自己的无本生意和没有王法的行为为主。就中首推船火儿张横。他的杰作是:“老爷生长在江边,不爱交游只爱钱;昨夜光华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阮小五毫不掩饰地将自己的胡作非为冠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美名,其代表作成为后世认定《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主旨的根据:“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贪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但他也充分认识到,由于自己出身微贱,这种主动帮忙的行为或者难以被认可,于是在郁闷之中作谴怀诗一首,申辩道“虽然我是泼皮身,杀贼原来不杀人”。阮小七生性豪直,早已堪破名利,就热心地安慰乃兄小五:“英雄不会读诗书,只合梁山泊里住”;言下之意是,别人不认可也无所谓,反正已经是英雄快活一场。相比于这些水军头领,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一的九纹龙史进,似乎更懂得一些“诗言志”或者“文以气为主”的创作理论,曾经惊天动地地唱道:“浩气冲天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手提三尺龙泉剑,不斩奸邪誓不休”。史进具有壮志雄心,惜乎要酬的“英雄事业”仍然只是“清君侧”“去奸邪”一类层次,而且语言生硬,文采一般,这样的诗一看就是赳赳武夫的口号。因此梁山武人的诗,显然失之于不善于处理文与质的关系。



另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豪杰花和尚鲁智深,虽然平生并不识字,却在临终坐化之前,忽然灵光一现,作了一偈顿悟之颂,应该归于“禅诗”之列。鲁智深的文盲程度是很严重的:在雁门关面对朝廷张贴的海捕文书,通缉对象正是他本人,他居然还懵懵懂懂地跑上去围观。他这首禅诗实际上是一偈,基本内容是反映他的顿悟成道,所谓“钱塘江上潮汛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内容显得有些枯燥。但在一百八人中间,鲁智深是唯一一个“心里装着所有人,惟独没有他自己”的大英雄,明代思想家李贽称其为“圣人”、“活佛”,清朝小说批评家金圣叹评价“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正是这一无穷魅力,使鲁智深在民间深具号召力,也促使别人为他赋诗作文不少。最为有名的是贾宝玉读后感慨万端的那一段“慢?h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是曲名曰“寄生草”,出自清人邱圆的戏曲《醉打山门》。忝为英雄豪杰,却无处安身立命,别说女里女气的宝玉,便是铁石心肠如在下,读罢也不禁潸然。但它终归不是鲁智深本人的原创;他以一介文盲而能作颂,应该只是偶然现象;考虑到他有宗教背景,或者还可以用佛门神秘、灵感源自六合之外来解释。



此外,一百单八人中,尚有许多老百姓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们终生未见作诗,但却有诗一样的语言,这也是他们为群众所喜爱的重要原因。李逵的名言是“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武松爱说“老子过去怎样”,违法犯罪之后还要在墙壁上血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孙二娘的市井腔调最浓,经常念叨的一句是“由你奸似鬼,喝了老娘的洗脚水”。还有一干基层干部,以石将军石勇为代表,动辄就是那句颠簸不破的真理:“遮莫是谁,普天之下除非一个人,老子再不让的……”不用看下文,就知道好汉们所谓的那个人,只能是真个仗义疏财、端的挥金如土的郓城押司宋三郎。这些语言固然不能真的算作诗,但的确又具备诗化品格,只好归入有句无篇的原创行列了。



武人既太粗,文人复不能,禅诗出自偶然,诗化语言又不算,梁山写诗的大任只好天降于斯人宋江了。从出身来看,作为梁山掌门人的宋江难得成为一个诗人:他是郓城县的区区刀笔小吏,虽然吏道纯熟,玩的却不过是“请示”“报告”和“通知”之类的文体,怎当得诗词这种想象丰富而又情感细腻的玩意?《笑林广记》中曾有一个笑话,专门说刀笔小吏不能做诗:岳父命大小两个女婿比做诗,大女婿方道“明月一片照姑苏”,身为吏员的小女婿便急忙辩误:“明月在天,岂止单照姑苏?该当是照姑苏等地”,嘲弄了一番从公文的规制出发,讲究用辞准确而又缺乏想象力的呆板的吏员。但宋江又当别论,他非特作品数量位居梁山群雄之冠,思想内容的深刻和格律形式的讲究也经得起检验,真个是直抒胸臆,又别具文采,风格上还具豪放与婉约于一身,当得起“绝妙好词”几个字的评语。



宋江最有名的诗作是刺配江州时所作的两首“反诗”,其一为:“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雠,血染浔阳江口!”其二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前一首调寄“西江月”,实际是怀才不遇的伤怀,但有些矫情,因为他杀人罪重,却只被判了个刺配,应该说是占了便宜,有何冤仇可言?后面的四句却有些暧昧,宋江一生都志在做忠臣孝子,何以又要连造反的祖师爷黄巢都不放在眼里?可见这的确只是因酒乱性,一时糊涂。但一句谎言,需要一百句谎言来弥补;他被告下狱之后,为了活命,又来了个更见荒唐的举动:冒充玉皇大帝的女婿!企图以精神病患者的身份逃脱法律的制裁,结果是徒增笑柄。但“反诗”的意义却甚为重大,因为它的出现,宋江才由一再拒绝造反而终于落草梁山,成为他曲线忠君的转折点。



最能反映宋江兴高采烈的心态和盼望实现招安愿望的作品,是梁山英雄排完座次、山寨事业鼎盛时期的一首“满江红”:“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须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这首词既直抒胸臆,复文采斐然,或可算作上选,但是物极必反,它的出笼造成了梁山开始出现分裂。李逵的那句“招甚鸟安”的名言如影随形而至,连素来拙于言辞的鲁智深也提出“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我郁闷:别人倒也罢了,颠沛流离大半生的鲁智深又要去哪里安身立命呢?好在我发现了一个事实:宋江的诗一般都写于醉酒之后;宿酒醒来,他忽然发悲,深责自己得罪了兄弟们。



宋江以一个江洋大盗,却不失温柔情怀;与名妓李师师酒过数巡之后,不免“把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似乎还准备做个土包子情圣。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大江东去》词后,宋江要显泡妞本事,遂落笔成乐府词一首,道是“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这词先暗示自己的强盗身份,接着吹捧眼前佳人的绝伦美丽,说以自己的多愁多病身,当不得师师的倾国倾城貌,然后回到他老生常谈的招安话题上,最后以投降之志难酬,只好借酒浇愁作结:想说的都艺术地说完了,而且既有英雄气概,又有儿女情长。通篇读罢,不由人不为黑三郎的表达能力叫好。只是李逵那厮不谙风情,看见宋江与一个美妇人喝酒,自己却要在一边望风――比电灯泡的地位还有所不及,禁不住大发雷霆,一把火就搅了宋江的好事。



宋江的诗人生涯结束于南征方腊成功之际。江南一战,宋江、方腊不免两败俱伤,梁山的一百八人此时所剩无几。宋江正在伤感,燕青却偏要试箭,一气射下许多南飞大雁。宋江倍觉不忍,讲了一通“仁义之禽”的大道理,并与自家兄弟的折失紧密结合起来:“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天上一群鸿相呼而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已而还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诗一首:“山岭崎岖水眇茫,横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这首宋江唯一不在酒后所做的诗流露出浓厚的凄凉伤感意味,反映了宋江对自己一意孤行选择的招安之路的反省,也谶语也似地预示了他自己的悲剧结局。当晚宋江还另有一首《解连环?楚天空阔》,词中之意,甚有悲哀忧戚之思;但据后人考证,纯属抄袭宋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因此只能算作转帖。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宋江的诗词创作,全然因为一壶酒的缘故,可以说梁山之能产生这样一位诗人,都当拜该劳什子所赐。这就是宋江当初在江州痛饮的一樽“蓝桥风月”美酒。这壶风月之酒出自浔阳楼;当时楼前有一联,道是“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暗将世间无比、天下有名况于宋江的雄才异志。宋江正是由它挑动诗兴,从“反诗”开始,以后条件反射似地形成“蓝桥风月”情结,凡作诗必先喝酒,以至于一发不收――风月无边,信乎此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28 23:39 , Processed in 0.02921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