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48|回复: 3

孙权嫁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7 06: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三气周瑜和七擒孟获是三国的经典段子,百听不厌,老幼皆爱。特别是三气周瑜系列,既有指环王般壮阔的战争场景(一气),也有乱世佳人般的风月缠绵(二气),还涉及历史时期的武林大会PK(铜雀试箭),还有无间道风云般的勾心斗角,而且出场人物个个风华正茂,英雄美女看得人眼花缭乱,实在是三国时期的尖峰时刻。

比较好玩的是孙刘两家联姻的那一段,一向自视甚高的周瑜不知脑子搭错哪根筋,要用孙权的妹妹来使美人计,还真是不把孙家当领导,拿孙小妹当自己妹妹,想当年人家曹操借他老婆名字写了两句诗都把他气得直发失心风,倒是祸害别人家姑娘名声一点都不犹豫。

更神奇的是孙权居然就同意了--孙权和他的这个妹妹,恐怕还都处于青春叛逆期,正是少男少女水火不能相容的时候,更何况他这个妹妹‘极其刚勇’‘有策风’,就算不是没事痛扁罗斯的莫妮卡,估计也把孙权修理得够呛(看后面孙权气急了要蒋钦周泰连他妹妹和刘备一起追杀,一点都不带犹豫,可见这兄妹俩感情实在不怎么样)。所以孙权对这个妹妹的态度,应该是丢出去不心疼那种;借她来调理刘备,简直是无本的生意,就算收拾不了刘备,把她打发出去也算赚了。

孙权心里是这么想的,吴国太可不这么想--虽然孙权冲吴国太一口一个母亲的叫着,两个人亲疏还是分得很开。吴国太提到孙小妹,只称‘我的女儿’,而不说‘你妹妹’,既印证了兄妹关系的淡薄,也透露出母子关系的微妙,这个道理,和贾政笞宝玉后贾母那段话是一样的。

吴国太这个人很有意思,有点史老太君的架势。她和她丈夫孙坚的感情应该挺深,所以对晚辈也都偏爱像她丈夫一样行事刚猛的,比如孙策,比如孙小妹,而不太爱吭声老爱出冷棋的孙权看起来仿佛不太受宠--这和贾母喜欢宝玉一样的。一到关键时刻就出来指点江山,也和贾母是一个路数。

这条计策,出得离谱,用得更离谱。江东八十一州大都督,一个正经计策都想不出来,要用美人计,确实丢人得很,吴国太这段话骂的一点都没有错。只不过周瑜的能耐,实在是只有这么点,虽然周郎一向号称足智多谋,生平最得意的事迹也只有两条,打赤壁时鞭黄盖和夺南寻时战曹仁。这两个计策都算是苦肉计,而苦肉计的要求就是演技好。周帅哥的演技那是没得说,没赶上现在实在是可惜。不过这演技对付曹操阵营还好使,碰上刘备和诸葛亮就相当于C罗遇到里卡多,显然有班门弄斧的嫌疑。可惜周都督自己不觉悟,不说自己好好的闭关修炼去,倒变本加厉四处拉明星要当导演,非要拿下奥斯卡,于是就搞出了一场三国版夜宴。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6: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Simdroid开发平台
计策出得就够荒谬了,就算孙权跟他妹妹关系不好,但好歹也是孙家大小姐,总不至于落到跟貂婵一个等级,连乔国老都看出来这个计策不上路,孙权再糊涂,再痛恨刘备,也不至于拿孙家的名声开玩笑。而孙权看周瑜的计策,是‘点头暗喜’,暗喜,恐怕是肯定的;点头,就值得推敲,十分满意的时候才会不自觉地点头么--看这架势,周瑜的计策,解决了孙权心头的一大难题。

这难题当然不是对付他妹妹了,要是连妹妹都成为心头一大难题,就不算“生子当如孙仲谋”, 直接生子如罗斯得了。

这个难题,是摆脱前辈阴影的问题。曹操集团是曹操打出来的,刘备集团是刘备赖出来的,就东吴集团是孙坚开创,孙策开拓,到了孙权,就剩下开发,没什么业绩好标榜;更糟糕的是,刘备曹操和孙坚是一代人,孙策勉强能混上后起之秀,而孙权就只能当晚辈,这样一个尴尬地位,日后在战场上相遇,骂阵的底气都不足。

打了赤壁之战,孙权积累了些实践经验,再不用唯唯诺诺假谦虚,又收够了张昭那一班子人把他当小孩子的窝囊气,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辈分问题。能把妹妹嫁给刘备,他就成了刘备的内兄,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就算只是个美人计,只要他一发出offer,刘备就得接受,不接受就算翻脸,刘备当时还没有实力翻脸,所以无论成与不成,他的辈分只升不降。

从整个江东集团的利益考虑,这一步也算有利,也算符合孙权的志向,两下向合,所以孙权至于点头暗喜。而且孙权估计也没打算把妹妹真嫁给刘备,真嫁的话他不至于向吴国太一声不吭。是诸葛亮让赵云满城宣传作广告,传到乔国老耳朵里,乔国老跑去跟吴国太道喜,结果吴国太把孙权找来质问,又望空痛骂一顿周瑜,最后提出要见刘备。

吴国太见刘备,相当于卡瑟琳德波夫人去骂伊丽莎白, 不管谈话内容如何,在外人看来都是联姻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见家长啊!刘备只要不被杀头,基本上就可以洞房续佳偶了。

三国的风气,好像还是颇有汉风,孙小妹去当续弦,并没有觉得委屈;杀了刘备便成望门寡,也只是吴国太的气话而已,并不耽误她以后说亲。

吴国太去提出见刘备,应该不是老太太一时心血来潮:作为能够辅佐孙坚孙策孙权三批领导人的杰出女性,她首先要考虑的是大局;然后,作为一个母亲,她要保证她女儿的幸福,至少也是安全。

从大局出发,当然对刘备是能不杀就不杀;但是从女儿的角度考虑,刘备必须道貌岸然而不是奸猾之徒,娶了孙小妹还好意思翻脸;但也不能是滥好人一个,没什么出息,白赔上女儿还得不到政治回报。

带着自己的底线,吴国太前往了甘露寺,于是,“夜宴”开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06: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刚刚算完年龄问题,再回头看这个场景不禁悚然,47岁的刘皇叔去甘露寺拜见跟自己一样大的丈母娘,放在今天也算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所谓尴尬,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男方必然要有雄厚的实力才能够博得女方全家的敬仰;不过刘皇叔顶多算是有雄厚的潜力,基本没有什么实力,这次相当于攀上孙家(虽然名义上不是);更何况成亲的形式,跟猪八戒入赘高老庄没什么区别。猪八戒入赘是高家看上他能干活,刘皇叔。。。就不知道了。。。。

悚然是看到刘皇叔的表现。其实刘备成功的原因,或者是主要原因,就是情商极好,喜怒不形于色就是从他那里来的,这么一个尴尬的场面,人家愣是等闲视之,表现十分良好,可以说是从容。

却说乔国老辞吴国太归,使人去报玄德,言:“来日吴侯、
国太亲自要见,好生在意!”玄德与孙乾、赵云商议。云曰:“来日此会,多凶少吉,云自
引五百军保护。”次日,吴国太、乔国老先在甘露寺方丈里坐定。孙权引一班谋士,随后都
到,却教吕范来馆驿中请玄德。玄德内披细铠,外穿棉袍,从人背剑紧随,上马投甘露寺
来。赵云全装惯带,引五百军随行。来到寺前下马,先见孙权。权观玄德仪表非凡,心中有
畏惧之意。二人叙礼毕,遂入方丈见国太。国太见了玄德,大喜,谓乔国老曰:“真吾婿
也!”国老曰:“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
也!”玄德拜谢,共宴于方丈之中。少刻,子龙带剑而入,立于玄德之侧。国太问曰:“此
是何人?”玄德答曰:“常山赵子龙也。”国太曰:“莫非当阳长坂抱阿斗者乎?”玄德
曰:“然。”国太曰:“真将军也!”遂赐以酒。赵云谓玄德曰:“却才某于廊下巡视,见
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知国太。”玄德乃跪于国太席前,泣而告曰:“若杀刘
备,就此请诛。”国太曰:“何出此言?”玄德曰:“廊下暗伏刀斧手,非杀备而何?”国
太大怒,责骂孙权:“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权推不
知,唤吕范问之;范推贾华;国太唤贾华责骂,华默然无言。国太喝令斩之。玄德告曰:
“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乔国老也相劝。国太方叱退贾华。刀斧手皆抱
头鼠窜而去。

里边披铠甲,外边套棉袍,简直就是三国时期的防弹衣,就算不防弹,也起到垫肩的作用,肩膀垫高垫宽了,身材上最大的缺陷胳膊长,就不那么明显了。

孙权见到刘备,居然有畏惧之意;据说是因为‘仪表非凡’,这个词好像在庞统身上也出现过,可是孙权并没有畏惧庞统,只是觉得不爽而已。如果单纯是刘备长成这样叫人畏惧,又没法解释吴国太看到刘备就大喜,说,这真是我的女婿啊!

只能说,刘备这个人,川剧学得太好,官场搞得太熟,看到新上任的主管,立刻摆出资历的架子,看得人家浑身不自在,总怀疑自己脸上有块灰;等到见了真正老板,马上绽开春天般的笑脸,吴国太身边都是孙家的那一帮刺头,何曾见过这么温顺的笑容?自然喜上眉梢。

这还不算最精彩的,最精彩的是刘备发现刀斧手埋伏之后,告诉吴国太,吴国太称刘备为‘我之儿女’,本身就十分别扭。按照中学语文课文学习的思路,应该是因为吴国太深明大义,积极配合孙权的心理,故意在这里用这句话来强调孙刘两家的辈分已经重新找平了;不过也不排除吴国太自己也觉得年龄差得太大,怕外人看着别扭,用这句话麻痹自己,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或者吴国太当家当惯了,有王熙凤认儿子闺女的瘾也未可知。

吴国太这话说出去也就罢了,难得是刘备配合的好,阻挡斩贾华的时候居然来了句“备亦难久居膝下矣”!不就是难以立足麽,一样的意思怎么说不行,非得居到人家“膝下”做小儿女态。47岁一个大男人也好,老头子也好,说出这种话,还是对比自己年龄小的陌生女性说的,实在是肉麻到悚然。可是刘备在这里这样说,一是呼应了吴国太前面的儿女相乘,又表明了一种十分恭顺态度——肯老实居于膝下的只有尚无法独立只能依赖父母的幼童,成人就要‘侍奉’双亲了。刘备肯居于膝下,表明他对东吴集团是从属和依赖的态度。

孙权在计谋上的幼稚,也暴露无遗,好容易听人家的话摆一出鸿门宴,却连个PlanB都没有,一旦穿帮立刻互相推卸责任。孙权推吕范,就罢了,毕竟是吕范出的主意。吕范居然推给贾华,这事就不地道。贾华是孙权亲自挑上来的,总算像条汉子‘默然无语’,没说再推回给孙权,不过怎么看怎么算倒霉。这次是没给砍,若是给砍了,以后谁还敢替孙权卖命?而吕范,捅了篓子还缩头,事后倒跟没事人一样,都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规矩。

另外多说一句,参加宴会,从来都是领导和警卫一起行动。即便关羽的单刀会,周仓也是寸步不离。刘备赴甘露寺,形势十分危险,可是刘备入席却先赵云而入,待到吴国太承认自己身份之后赵云才进来,窃以为赵云飒爽英姿,走到哪里都抢镜头,刘备生怕两人同时入席,吴国太会相上赵云,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30 2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襄阳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28 22:57 , Processed in 0.03154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