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楼主: S-Y.Chen

[招聘专版] 崴昊科技征兼职CAE技术人员(修改重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7 20: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兰州
沟通是好事情!!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8 22: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本帖最后由 jyq110 于 2010-7-18 22:34 编辑

不敢发表太多意见,就是懂些振动CAE&testing的皮毛. 在学校搞了3年左右的振动CAE发现工作后(4年拉),始终没见到过特别强,特别狠的人物,可能圈子小吧。玩了这么多年振动,就知道搞点模态,这东西好是好,也用在产品开发中,就是感觉还不是特别满意。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做我这样的CAE工程师太累. 一个项目从头到尾做完也做的不错了,却发现自己就是个机器人。 要是能自动流程化多好啊,我就负责这条流水线能够正常运行就好,其他事情让别人去处理,可boss不这么想啊,他觉得我亲自控制好每个环节才是体现我价值的时候,啊,我要疯了,一个网格都要让我检查。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1: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陈博士来大陆发展吧,我们愿意尽力帮助你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2 22: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陈博士来大陆发展,模式方面可能要你们自己来定位了,或者可以考虑下合作的事情。那我有件事情是可以做的,就是帮你们宣传,我口才不错哈,做个兼职的销售可以。呵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01: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到大陆发展,需要有很多资金…....几年前,公司刚成立,两岸还未三通时,我尝试过,但是实在是资金有限,一趟旅行就要花好多钱,跟我以前在美国时成本差不多。细想之下,还是先退一步。

不过我这人是从来不知道甚么叫放弃的。所以,这两年我们也找了代理商,也总算等到了三通, 也尽力慢慢地想跟大陆这边多接触。这次找兼职人员找到大陆就是为了能多跟对岸的人才交流。说扩展到大陆不敢说,但至少希望能把这个桥梁建起来。

我要再提醒各位的是,这是刚起步,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案子不会这么快下来,因为我们也还在摸索模式,跌跌撞撞的﹔我们的习惯,在帮客户服务之前,需要先让客户知道参与的人员,以示诚信。这也就是为甚么会需要不止一个人,因为还需要考虑到是否会有敏感或尴尬的问题。跨海这样的联线,初期必然大部份的客户都不太习惯,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调适并说服他们。但是只要有第一步,就会有希望。犹其我的客户都知道我是永远不会死心的,所以,他们一定会接受的。(我有个客户曾跟我说,跟我坚持任何事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最后都还是会被我的不屈不挠打败。)

我个人一向喜欢跟技术人员跟年轻人来往,因为从年轻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未来的希望。我常跟我的学生说,我们今天会搞成这么凄惨,we must have done something wrong。所以旧思维是行不通的。一直重复作相同的事,却期望会有不同的结果,是很愚蠢的事。

楼上的先生说的不错,定位是很重要的。这几年我们在台湾的定位还蛮成功的,(这是我们的特色定位之一
http://www.fea-optimization.com/consultancy/structure_c.htm)。
大陆是不一样的文化跟市场,我们还需要多学习,不过只要交流多了,我们一定也可以作很成功的定位的。
楼上的先生如果想作兼职的销售,非常欢迎跟我们联系。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3 20: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闵行区
陈博士永不放弃的精神很赞。总觉得,人只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真的是会成功。
可惜的是自己总被自己的各种理由借口打败。想想很失败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3 23: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yq110 于 2010-7-24 08:36 编辑

陈博士,那我有看你们公司的网站,了解到一些info, 具体case的成果怎么样不是特别清楚,但不是说很重要了,只有在接下case的时候才会有重要关联。我不清楚你们会不会每天都忙到有无数的case要做,这个我无法准确猜测,但至少来讲,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问题。这个问题集中在你们的分析领域上,给我的感觉是你们似乎在从事你们熟悉领域的一些分析,项目的分散度很大或者说项目的联系度并非是高度集中的。这个会导致在面对某一领域的客户的时候你能提供的case太少,你只能提供其他的case来说明你可能做到的程度,其实这并非具有良好的说服力。客户往往关心他自己关注的那部分。

由于不清楚你们的resource的构成和分布情况,所以无法了解到你们的日常工作重点。我想,如果你们将主要的精力可以放在某一个领域上,那你们会有相当的竞争力。我有见证很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的发展历程,他们的专注性是无法想象的。这种专注带来了很多东西,技术上的优势,市场地位的梯次性,甚至是关乎垄断性的成分。

目前大陆有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CAE team,但绝大多数情况下,CAE level处于比较低层的位置,企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多,客户抱怨并不能让这个team有更强的适应力,尽管高层可能会做出努力,以改善困境,但实际效果比预期差很多。由于整个行业都有类似的问题,因此,高层也无法做出太多的抱怨,导致level方面只能依赖于时间来获得一些补偿,当然技术和efficiency的曲线形态似乎都可以用抛物线来考察。

企业的被动似乎容忍了一些外包项目的认同,这也是像贵公司一样的公司能够生存的机会,但这种生存和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公司自己的定位,规划。

对很多大陆的公司而言,除了解决问题的capability还有efficiency的问题,efficiency的问题其实是工作流程的问题,并不完全取决于resource的构成,当然resouce承担的只是必要性。像贵公司能做的事情其实远远超过只是接具体的case,deliver report, 还有系列化问题,工作流程问题,这些都可以做,而且是高附加值,甚至是可以copy的,你可以有自己的copyright。

个人的精力和企业整个的精力来讲都是有限的。对于很多smart的campany而言,按我的想法是:如果我有多余的resouce,我就去找那些questionable 的产品,然后我帮他解决好,再和企业联系,那我们的代价是什么,或者说出发点可能是什么?角度上,我们找很多有类似问题产品,代价是,我们有可能从企业拿到免费的样机或者自己去买好了,当然我们不需要去找那些代价非常高的产品来做,我们慢慢来,当你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优秀的解决方案,无论是高可靠性的分析技术还是高度效率化的流程,可以适用于多个企业的时候,你会得到你要的,而且你可以很容易获得认可。而不是每天等case到来,或者去说破嘴皮接case,工程顾问公司应该是active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到相当多类似的信息,来进行定位,决策。大陆企业有很多是非要问题无法回避才可能考虑做出改善,当然这很可能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

上面说了很多,比较乱,但我觉得如果你们有精力来做,我的观点或许能改变到你们什么,但执行的角度,还是需要你们自己来考虑。大陆其实机会真的蛮多,市场非常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4 08: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本帖最后由 jyq110 于 2010-7-24 08:25 编辑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说的,就是很多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都有一些些问题,比如讲遇到一个可能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希望这个别人可以去做,自己最好来些高难度的;其实这很不好,任何问题都有它的复杂性,只是你考虑到外围有多大,多宽;当然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会在问题的复杂面前认输,所以我们不要轻视一些简单的问题,即便它很简单,可做了我们可以拿到点什么或者说获取点什么,这对我们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我们并不是说整天围绕着这些低层次问题浪费我们效率。假如我们能从心态上放低点,从基础做好,那大陆的CAE水平根本不至于这么差的。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其实就是机会。

前瞻性其实蛮重要的,就像台湾人炒股票其实比大陆的股民好很多,因为台湾人据我了解,他们的消费或者投资比较贴近现实的经济层面,他们感受到的信息实际上不是有很多的time delay. 而大陆这方面远远不行,当然从统计上来讲是这么回事,最好不要犯以偏盖全的错误。投资好坏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自己在中性经济数据获取方面的能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而不是听于他人,或者跟随其它人,因为那样很可能产生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如果长期这么做,必然面临投资生涯的失败,尽管当中有几次可能是成功的,但其实他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对,因为他其实一直都没有依赖自己的分析独立做决策和执行决策。不管我们前瞻能力有多强,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至少保持同步,否则就变成落后了。CAE技术没有特别明显的落后问题,但我们面临的技术应用问题却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所以陈博士,机会会越来越多,生存环境的问题应该能够改善到,不过少不了摸索的过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6 00: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很感谢楼上同业的指导。

关于在某种特定领域的专精,我了解你的意思,我也看过很多成功跟失败的例子。我想台湾虽小,但是这几年CAE顾问市场的激烈竞争,简直可以说是全球的缩影。台湾因为市场小,人才集中,又高度国际化,所以几乎全球的CAE软件在台湾都有代理商。

在几年前,我们决定放弃专门针对某种行业的策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市场,技术在其次,人脉才是关键。运用人脉的行销,一开始很轻松,发展很快,但几年下来就会有几个问题,一是人情跟(对不起,我讲话白一点)红包的问题,二是市场受限的问题。三是,利润会越来越低。我们公司这些年来,最得意的两件事,一是没送过红包,连送礼都没送过,二是始终保持着合理的收入利润。

我们公司在放特定行业市场后,有两三年经营得很辛苦。但是两三年后,其它公司都面临我上面说的问题。

我们公司人很少,但是,如果单以顾问的营业额来说,在台湾可以算是”非常”成功的CAE顾问公司。不过,当然不是CASE每天多得作不完,要不我早就退休躲到山里去练功夫写书了。所以,寻找兼职并非是为了把”简单”的工作给别人作。对不起,我作了快20年的CAE,没有作过简单的工作。每一件工作,对我都是挑战。 寻找兼职人员,有很不同的用意,但是,我不便在这说明。因为,这是公司的商业机密。

老实说,我们公司的工作,一周工作两天三天差不多。这个话只能在这讲,在台湾讲,会把同业气死,进而糟到围剿。

所以,我们的定位不是一般的CAE定位,所以我们公司一直有两个坚持的方向

1. CAE是一种专业,可以应用于”任何”行业。这种应用是一种专业,比特定行业的CAE更专业。所以我们说,「所有会断裂的,我们都能分析」。我们强调的是各行各业,是一般性的物理现象。

2.CAE是intelligent computing的一种。总有一天,我们会引发另一波的工业革命,这次的工业革命,是用intelligent computing部份人类思考,使得创新更为快速。

如果某行业的CAE人员觉得他比我们专业,那他不会是我们的客户。通常我们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刚入门的,所以当然有机会。第二种是已经玩CAE玩很久了,但是还是碰到瓶颈。至于中间的客户,那是代工,并非顾问。我们公司,不作代工,因为对技术人员是一种折磨,而且也不是我们的专长。

我想可能我在美国受高等教育,所以我的思考模式比较类似美国人。我觉得企业或公司都必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当然是赚钱,第二,还必需要有改变人类生活的野心。

我个人作事不喜欢走大家都走的路,一方面我想是我真的脑筋有点问题,思考模式跟大部份人不同(我的老婆跟儿子跟朋友们都跟我证实了这件事)﹔二方面,我所受到的教育跟背景给我一个体认,就是当你跟着一大群人做同样的事,抢同样的目标,但是却期待能作得更好,那机会是很低的。纵观中国历史上,循着主流管道出头的英雄,少之又少﹔我们不是都听多了,某英雄生来即有异象,行事异于常人云云。这其实是在表明能脱颖而出多半是在各方面都与众不同的。这个准则即始是放诸四海,还是准确的。

我记得不管是我刚回台湾,还是在美国刚毕业进入职场时,都面临一样的挑战。许多技术人员都挑战我,行业专精的重要,但是我都挑战他们,所有的行业物理现像都是一样的,CAE的专精更为重要,因为CAE也是一种专业。当然。技术的事是最没有标准的,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过,我一直是以这样的想法在做事的。

所以,当然这会是一条艰辛的路。不过,总是要有个开端的,是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7 13: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29# S-Y.Chen 不知道现在还找兼职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 19: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http://sl-fea.webnode.cn/      我的小主页   如果有需要 可以联系我  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0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本帖最后由 cfem 于 2010-8-3 09:14 编辑

今天早上一位QQ上的朋友发给我一篇帖子, 是陈博士的那片鼓舞了很多人的关于自己从事CAE的文章, 有所感触,也略做阐述.

个人在美国这边正在读博,跟导师做的一个项目就是Crash Analysis, 工具就是ls-dyna. 在这当中, 常常会因为Dyna的很多缺陷感到恼火, 个人首先承认Dyna的优秀的性能,但是优秀与完美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 而且常常会想, 我们在某个地方应该怎么做才会更好更用户友好一些....到了先在, 却是在想: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自己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所以说到完美, 想必大家都有体会.一个真正的分析师是要有很厚的力学功底的,而且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修养.这样的人并不好找.我们不能期待那么多人去读力学的博士,去读CAE的博士.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不管我们是做CAE咨询服务,还是让企业自己去做分析, 我们是要有一个结果可靠性/准确性分析这么一个必需要走的过程.现在的仿真分析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靠的是分析人员的一个个人的修为. 但是就如我们说的,如果你很专业, 现实是不可能参与到每一个项目中,如果你不很专业,那么你怎么说服别人相信你所做的分析是可靠的.这是设计到一个标准的建立的问题. 很多人在质疑我们的分析,说你们的结果很漂亮,可是我怎么相信你呢? 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完美的意思和蕴含实际上是说,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行业的标准;不仅仅是大家再用CAE美国再用CAE的问题,而是我们有一个标准,符合了,那么你就可以大胆的相信我的分析.很多人还是更相信经验,不是没有道理的.想一想,我们做一个仿真的计算和分析,有多少参数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太多了,很多的参数,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谁可以保证自己所作的分析是那么准确无误的, 这不是一个拍着胸脯保证的问题,得有标准去衡量.现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实际上都只能做到求解,不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验证.完全取决于分析师本人的水平. 这是一个行业的问题.Ls-dyna可能也意识到了,但是,大的公司有他自己的难处,由他的缺点,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所以说到完美, 想必大家都有体会.一个真正的分析师是要有很厚的力学功底的,而且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编程修养. 这样的人并不好找.我们不能期待那么多人去读力学的博士,去读CAE的博士.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不管我们是做CAE咨询服务,还是让企业自己去做分析, 我们是要有一个结果可靠性/准确性分析这么一个必需要走的过程. 现在的仿真分析还不具备这样的功能,靠的是分析人员的一个个人的修为. 但是就如我们说的,如果你很专业, 现实是不可能参与到每一个项目中, 如果你不很专业,那么你怎么说服别人相信你所做的分析是可靠的.这是设计到一个标准的建立的问题. 很多人在质疑我们的分析,说你们的结果很漂亮, 可是我怎么相信你呢? 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 完美的意思和蕴含实际上是说, 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行业的标准;不仅仅是大家再用CAE美国再用CAE的问题,而是我们有一个标准,符合了,那么你就可以大胆的相信我的分析. 很多人还是更相信经验,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一想,我们做一个仿真的计算和分析,有多少参数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太多了,很多的参数,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谁可以保证自己所作的分析是那么准确无误的, 这不是一个拍着胸脯保证的问题,得有标准去衡量. 现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实际上都只能做到求解,不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验证.完全取决于分析师本人的水平. 这是一个行业的问题. Ls-dyna可能也意识到了,但是,大的公司有他自己的难处,由他的缺点,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个人很敬佩陈博士的坚持. 个人不才, 做一点建议. 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一家直言, 欢迎讨论.  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的行业情况是寒心的. 很多程度上不得不纠结与民族的劣根性上去,如鲁迅先生所言.崇洋媚外,到现在也是没有改观,估计台湾也很严重. 但是我们还想做这个行业, 我们觉着要对得起一个良心,我们不能光是破口大骂,坐在那里埋怨, 怎么办呢? 个人以为, 先得生存.不管是咨询服务起家,还是软件開發起家,要生存,而且生存的很好. 大多时候,不是一个个人选择的问题.我们不能依照个人的喜好来决定我们创办的公司怎么走, 就像GOOGLe那樣的公司,DON'T BE EVIL 先不说他做到了没,等到他叫嚣着撤出大陆市场以后,现在呢?他后悔了,非常后悔, 公司就是公司,盈利是第一位的.當然我们说你不能危害人类,那是基本的要求了.如果你没有市场,没有大的市场份额,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影响未来行业走势的
那么大决定性的力量. 怎么生存呢? 一个是要之道现在的市场,要做市场的分析.我们好像没有这样的工作.二一个是我们要之道现有公司的长出和劣势.避其锋芒.

国内很多人也在做開發的工作,但是鲜有成绩可言. 我觉着最主要的原因的就是没有市场.  个人在这边一个很大感受,每次做PRESENTATION的时候,总要有人问我你这个有什么样的用处,能马上实现么? 这样的一个有所用的概念跟市场的概
念相仿. 所谓国内现在的市场,一是科研单位,研究所,大专院校.二是企业,一般是大型的企业,在大陆基本国企. CAE是要烧钱的. 没有一个自己的定位, 一是没有稳定的合理的团队,二一个是一味的模仿跟踪国外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习惯.没有特色可言. 所谓人才难求,力学+编程,更是难求.



我所说的很多其实跟咨询服务本身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一个行业是必须完整的,開發,分析,咨询,销售,传送,...等等. 息息相关的. 作出软件来,没有人愿意给你做代理和咨询服务,这本生就会让更多的客户敬而远之.

最后,个人因为之道很多很都有意做CAE的開發, 互不相识,却是一个遗憾. 相识而有交流,则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有不菲的益处. 最近在做一个Wordpress博客站点,就是想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Dyna分析的人其实很多,但是我这里的目标却不是具体的技术应用.而是一个開發氛围的培养.没有精力做成论坛, 单单维护一个博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 16: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江门
陈博士如果需要技术牛人的话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

“技术在其次,人脉才是关键”,前几天还拉着几个人商量,说过几年下来我们成立一个小公司好了,接工作是最艰难的事情,即使有牛人坐镇,可以做得比别人好,但是刚开始还是有难度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0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陈博士如果需要技术牛人的话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

“技术在其次,人脉才是关键”,前几天还拉着几个人商量,说过几年下来我们成立一个小公司好了,接工作是最艰难的事情,即使有牛人坐镇,可以做得比别人好,但是 ...
iambadman 发表于 2010-8-3 16:32


这个比较同意.人脉这个东西,很重要.牛与不牛,是很虚幻的概念,因为只是在业内看来你专业技术很牛.外界看你依然很模糊,多了的是模糊的敬佩. 这个事情自古以然,哪里都不例外. 只不过是个程度或者分量的问题.有人说美国的人际关系简单,没有过内的那样复杂.我说不尽然,这只是看其一,不看其二.只不过我们是过分的把人情把关系给太得过高,就是说关键作用的是人情是关系是人脉.这个定位的代价很高. 不知道大家都是怎样的一个认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5 0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不管是在那,人脉跟人情都是重要的,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美国相形之下是个比较开放的社会,消费习惯也不同。在美国,诉诸一般消费市场的成功机率,会比诉诸人脉要容易成功。我跟美国人相处的经验,他们一样是重人情的,毕竟不管甚么事,找认识的总比找不认识的保险。但是这只是一种方便,美国人是很容易接纳不同的想法跟发明的。

甚么样的环境,就造就甚么样的未来。这也是为甚么,美国在创新上永远都跑在最前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2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不管是在那,人脉跟人情都是重要的,即使在美国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美国相形之下是个比较开放的社会,消费习惯也不同。在美国,诉诸一般消费市场的成功机率,会比诉诸人脉要容易成功。我跟美国人相处的经验,他 ...
S-Y.Chen 发表于 2010-8-5 00:00


我想这也是 Dr. Chen 的无奈之处吧, 应该是说是很多的做技术做科技的朋友的无奈。在这一点上,也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留在美国……时间待的长了一些,一些观念不知不觉中会有所变化,回去以后对自己的定位就不那么准确…… 不过观念其实变得还是很快的,我的体会是:每次跟老爸老妈们说事,经常会感觉他们的思想跟潮流也跟得蛮快的,不是我以前感觉的那么大的代沟了……
不过,来美国两年,有些感触,但是没有多深. 没有 Dr. Chen 那样的经历,也就不会有那种深刻的认识,都只是零零碎碎的感触。回去创业这个水到底有多深有多浑,不清楚。

看到不少人这么关心CAE, Dr. Chen 那样的韧劲, 一时有些兴起, 多罗嗦了几句, 请勿见怪。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01: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台湾
听大家讲那么多,让我又想起些事,虽然又离题了,但忍不住想说。

我跟我的儿子,每个周末会一起去运动。这是我们父子单独的时间,在来回程的车上,我常会跟他讲,一个父亲想跟儿子讲的事。

最近我们社区一个邻居,要调到韩国去工作。他们家的小孩比我儿子大几岁,从小玩在一起。我就一个小孩,那个邻居的小孩很照顾他,跟哥哥一样,小时后两个人一起从学校走回来,还会牵着他。

我儿子说到他朋友的爸爸去韩国,要住饭店。在我儿子的想法,住饭店是很快乐的事。我问说,公司没有补助吗,他说,没有。我说搬家呢,他也说没有。

我叹了一口气。我跟我儿子说,”饺子(这是他的小名)。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都应该到美国去一趟。那是一个全世界唯一一个,不管你从哪来,不管你是甚么背景,你都会被给予同等机会的国家。你不一定要一辈子留在那,但一定要去生活一阵子。”

然后我跟我儿子述说,虽然我们几乎是身无分文地到美国,经历了多少辛苦的日子,但是他父亲是在美国翻身的。我在美国的日子,升迁地极为快速。在我回台湾前找到的那个工作,公司会到家里来把东西包好,搬到新的家,原封不动地规位,公司还给我一个停车位,还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优待。那年我才34岁。我记得雇用我的主管跟我说,这个位子,第一次给这么年轻的人。更不用说,是一个移民。

不过我终究选择回来。我儿子问我为甚么。我说,我们在美国住了十年,真的觉得有点够了,当了十年的移民,该结束了。还有,我最好的朋友都在台湾,我这人是不能没有朋友的。还有,走这一趟,也大概了解是怎么一回事,真的要想再去美国住,我想不会有多大困难。所以,虽然已经有了绿卡,还没拿到公民,我们一家人收拾东西还是回来了。

更重要的,我心里总是想,要是我的国家跟这国家一样,该有多好。当然,这样的想法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很可笑的。

这几年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会面对有人跟我说,你不喜欢这李,你回美国去啊。我都很不客气地说,我跟你一样有缴税,你要过得比较低级是你的自由,你可以过你的低级日子,但是我有权力争取我要的生活。

我儿子问我,爸爸你不后悔吗。我笑一笑说,不会的,人生很短,没有时间后悔的。台湾有台湾的好处。举例说,创业这几年,还是有很多朋友特别照顾的。在这边生意作失败了,至少有亲戚朋友可以投靠吧,在美国,谁知道会怎么样。台湾有台湾的好,美国有美国的好,当然美国也有让我们受不了的地方。

我说,例如美国人的食物,当然也有很多不错的,但是大体来说,简直就不是给人吃的,犹其是他们的中餐,简直就跟浆糊一样难吃。我儿子笑得很大声,他颇为赞同这一点。

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事。

每个国家跟地方都是有很多类似,也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地方的。今天晚上我刚看了”孔子”这个电影。我很惊讶,老实说没有我想的那么难看(虽然我儿子一直在楼上跟我嚷嚷说,爸那个电影很难看不要看了)。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孔子的那套道德理论,我在美国看到最多的实现。我们对美国的了解通常是透过Hollywood的电影的,但是事实上,一般而言老美是保守而敦厚的。至少,我跟美国人相处的经验,比跟在美国华人相处的经验愉快多了。

当然美国也会有很多很让人讨厌的地方,他们也会有很多莫明其妙的事。例如这几年,健康保险跟医疗费用的问题,简直就要把美国翻过来了。前几天一个还在美国的年轻朋友要开始在那工作了,在msn上问些我的意见,我说,基本上来说,在美国大家都是很专业的,所以一个专业工作者,工作环境相形之下是愉快很多。不过,在工作竞争上,你放心,老美的手段比我们骯脏下流多了。所以,好好地享受那个专业环境,不要太相信身边的人(就像你在台湾一样),这就够了。不过,他们也不比台湾人可恶就是了。

在商业上,也是一样的,除了故意拖欠尾款的事比较少听到,竞争起来一样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老美的商业手段是众人皆知的。

结论呢?人生在盖棺论定前是不会有结论的,在盖棺论定前任何的结论都是无知愚蠢的。我这几年学到了,人要往前看,不要回头想,也不要后悔。环境恶劣?那就去扭转环境。你如果问我,台湾跟大陆的环境跟美国比起来呢? 大陆我只去过四五趟,所以老实说并不了解。以生活环境,美国当然强过台湾一百辈。以专业跟商业环境,我倒是觉得,各有好坏吧。

最重要的是,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也永远都不要放弃让我们自己的家园跟后代过得更好的权力。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8 0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朝阳
22# jyq110
机械化劳动确实很可怜啊,但是你也有很多可以创新的机会,以便寻找自身乐趣。例如你可以进行界面二次开发,使得你的CAE的分析更加程序话,即使不会CAE分析的人,只要画好网格就能提交计算。当你做完这些,你就离开公司。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6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看看吧   但愿你能成功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7 23: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学习,受益良多,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21 05:26 , Processed in 0.040978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