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85|回复: 6

[命令/FISH] 在强度折减方法中,为何对上下限稍作修改所得结果却大相径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2 16: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马鞍山
本帖最后由 accbd 于 2009-3-3 11:59 编辑

在强度折减方法中,为什么对所定义的上下限(K11、K12)稍作修改所得结果却大相径庭?问题出在哪里?谢谢!

下面具体说一下情况:
      我的目的是对一岩坡进行安全系数的计算,利用内置fos命令,所花时间极长,故采用chunhuo版主的命令。
      该模型是在ansys中建模并剖分,然后导入flac3d中的。我总共进行了三次安全系数的计算,第一次将上下限设定为0.8和1.4;第二次把设定为1.0和1.6;第三次设定为0.2和2.0,计算结果分别为:Fs=0.809、Fs=1.009、Fs=0.713。其余命令均未改动,为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问题出在哪里?

以下是命令流:
new
impgrid Flacmodel.Flac3D
pl bl gr
pl set rot 90 0 0 mag 1
plo add axes
;============================================
def derive
sh_mod=young_mod/(2.0*(1.0+Possion_rat))
bu_mod=young_mod/(3.0*(1.0-2.0*Possion_rat))
den_sity1=(unit_weight1/9.81)*1000
den_sity2=(unit_weight2/9.81)*1000
end
set young_mod=3.8e7 possion_rat=0.26 unit_weight1=26.4  unit_weight2=27.0
derive
print sh_mod bu_mod den_sity1 den_sity2

;history
hist id=11 gp disp 72.80 74 0
hist id=12 gp vel 72.80 74 0
hist id=21 gp disp 36.45,38.10,0
hist id=22 gp vel 36.45,38.10,0
hist id=3 unbal

;===============强度折减=============
def SSR
ait1=0.02
k11=0.8           ;【第一次K11=0.8    第二次K11=1.0    第三次K11=0.2】
k12=1.4           ;【第一次K12=1.4    第二次K12=1.6    第三次K12=2.0】
kr=(k11+k12)/2
loop while (k12-k11)>ait1
coh_1=36200/kr  
coh_2=576000/kr
fri_1=(atan((tan(29.90*pi/180))/kr))*180/pi
fri_2=(atan((tan(37.51*pi/180))/kr))*180/pi
ten_1=5.81e6
ten_2=9.49e6
bu_lk=bu_mod
dens_1=den_sity1
dens_2=den_sity2
sh_ear=sh_mod

command
model null
model elas
prop bulk=bu_lk sh=sh_ear dens=dens_1 co=coh_1 range group 1
prop bulk=bu_lk sh=sh_ear dens=dens_2 co=coh_2 range group 2 any &
group 3 any group 4 any group 5 any group 6 any      
;暂将group2\3\4\5\6作为一种介质处理

fix x range x -29.9 -30.1
fix x range x 179.9 180.1
fix x y z range y -79.9 -80.1
fix z
set grav 0 -9.81 0
plo con ssi ou on
step 10000
save ini.sav
ini xdis 0 ydis 0 zdis 0 xvel 0 yvel 0 zvel 0

model mohr
prop dens=dens_1 bulk=bu_lk sh=sh_ear co=coh_1 fric=fri_1 tens=ten_1 &
     dila=0 range group 1           
prop dens=dens_2 bulk=bu_lk sh=sh_ear co=coh_2 fric=fri_2 tens=ten_2 &
     dila=0 range group 2 any group 3 any group 4 any group 5 any group 6 any
set mech ratio 1.0e-5
solve step 10000
endcommand

if mech_ratio<1.0e-5
k11=kr
k12=k12
else
k12=kr
k11=k11
endif
kr=(k11+k12)/2
endloop

fosfile0='no_contact_fos'+'.sav'
command
save fosfile0
endcommand
end

SSR
print k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09-2-22 20: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第三个计算结果可信度较大,第一、二个限制区间太小,也就是说可能本身稳定性系数就不在这个范围内,这样计算任然会有强度值,但结果或许本身就是个错误的,一般来说,刚开始可选取稍微大一些的范围(FLAC3D中solve fos值的范围是0---64,这个有点大),楼主可以在这个范围上调小一点,然后利用set log on的形式,让程序运行一小段时间,然后观察一下K的大概范围,然后再缩小K1、K2的值,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结果。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2 2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楼主可以观察你的结果,一般范围选取小了,其稳定系数的值都在你取的K1或者K2附近,像0.809,和1.009,这样的值用二分法求的也小于容差0.02,故而会有这样的结果!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1: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马鞍山
本帖最后由 accbd 于 2009-2-22 21:53 编辑

既第三次正确的可能性要较前二者大,其安全系数为0.713<1.0,证明是不安全的。那么有可能发生破坏。而破坏的判据可以为:
1)计算不收敛;2)塑性区贯通;3)位移发生突变
我计算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没有发生unbalance的不收敛,也不见当前塑性区的贯通和位移的突变,如此说来,还是稳定的?岂不矛盾?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2 2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马鞍山
本帖最后由 accbd 于 2009-2-22 22:37 编辑

还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我的位移图是不是有问题啊?看着总是不舒服,是网格划分的太粗糙造成的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3 11: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你的结果是收敛的,是因为强度已经折减了,本身却是不稳定的,折减0.713后,相当与参数提高了,故而会稳定,要是不折减,就不会收敛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6: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马鞍山
本帖最后由 accbd 于 2009-2-23 18:03 编辑

本身是不安全的,折减系数小于1,证明强度参数提高了,边坡由不稳定状态转变为临界状态。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8 16:37 , Processed in 0.054847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