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478|回复: 21

[计算分析] FLAC3D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8 14: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陕西西安
结合实际隧道工程矿山法施工的支护方案中的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但是每个计算步的收敛准则的确定上面存在很多问题,而且不宜忽略。以下是文献和论坛的前辈一些方案,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1)根据彭文斌,李围的FLAC参考书以及说明中的例子都是采用step 2000或者 step 3000作为一个计算步收敛,可是这样的准则没有什么依据,而且也不清楚隧道围岩应力到底释放到什么程度。
        (2)采用solve命令,根据程序默认不平衡力1e-5,认为隧道应力全部释放。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围岩变形发展完全后才支护,通常结果位移比较大,而且由于应力释放,支护结构的内力通常比较小,因此围岩位移和结构内力不合理。
         (3)引入应力释放率,根据姚长春博士等高手提出类似于ansys中引入应力释放率的方法,即给开挖节点施加虚拟支撑力的方法。但是对深浅埋隧道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深埋隧道在flac计算中由于埋深比较大则地应力也比较大,这样施加的虚拟支撑力也比较大,因而二次衬砌的弯矩和轴力等内力都会比较大;而对于浅埋隧道则刚好相反,衬砌的内力比较小,这与实际工程中深浅埋隧道衬砌内力规律不相符。
         提出以上问题和大家讨论一下,看有没有大侠有更好的方法解决一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8-19 1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Simdroid开发平台
没人关心,自己顶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6: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做隧道的没有人碰到过这些问题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2 2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和呵呵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6: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难道是flac做隧道的固有缺陷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20: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不懂,正在学,懂得都是高手,都忙着赚钱~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应力释放的问题,我知道的就是第三种方法,施加反向节点力,不过这个释放度的确定是个问题,浅埋隧道取100%应该是合理的,深埋的话我也纠结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4: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青岛
实际工程中深浅埋隧道衬砌内力规律不相符...可不可以问一下?这个规律是什么?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2 1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
我也很想知道啊,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请斑竹给予解答!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2 1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
请斑竹予以解答!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5 21: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武威
正在学习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10: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坤哥,顶一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7 17: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个人觉得:这个是要求将时间与本构耦合,而本构往往简化,你说的是一大难题,所以一般经验参考以变形为基准参考计算到什么阶段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8 1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重庆
我也想知道 但是没人回答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0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2)采用solve命令,根据程序默认不平衡力1e-5???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0 10: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我也想知道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00: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我也想知道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1 16: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在ANSYS里是施加反向力来表达释放应力的多少问题,但是具体释放多少谁也不知道。只能按一般的去计算了,不知道FLAC是怎么搞的,如果完全收敛的话,那就是全部释放,如果按STEP来计算的话,这样的计算过程能不能表达应力释放的过程,应该要注意这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0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提的问题很专业啊,看得出来是研究过的
对于工程来说位移大了就是偏安全了,就是合理的所以并不去细究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5: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兰州
应力释放率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29 18:19 , Processed in 0.05273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