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331|回复: 33

【原创】十年工作经验和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0 22: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
本帖最后由 cwit 于 2010-10-21 09:09 编辑

十年工作经验和教训

cwit 2010-10-15


年轻时看未来,总是遥不可及。长大了看过去,恍如昨日。进入社会已经有十年了,这十年有得有失,总结一番,不图自己品味,权作他人的垫脚砖吧。
读大学时,眼高手低,没有学到一身本事,因此在就业时输在起跑线上了。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和杭州摸索了两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2002年进入公司,重新开始了起跑。幸运的是,公司那时才起步,对人才也不挑剔。

一、布衣夜行
刚工作时,没有适应环境,常常以郁闷为借口,而不努力工作。这个就是我在前面两年的真实写照。现在看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什么?怎么学?是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在没有好学历,好技术,好背景的情况下,仅仅是一个小职员,需要甘于寂寞,能够在夜行中找对路,不迷失方向,不迷失自我。
第一个公司是国营企业,工作节奏比较慢。每天的事情比较少,两个小时就可以处理完事情。剩下的时间,没有用于正道,主要用于打游戏,惭愧惭愧。如果那一年多时间,静心读读书,学一些技术,至少可以做一个很好的铺垫。第二个公司,是私营企业,工作氛围又不一样。整个企业没有一个大学生,原本可以做一些技术带头作用。没有与同事打成一片,自命清高,无法融入进企业文化中,同样扎不下根。没有根基,就没有发展,犹如夜行的布衣,悄然无息,毫无踪迹。

二、定位
在钱塘江边反复思考,究竟什么行业,什么工作适合自己?这个就涉及到自己的定位。一个人的得失成败,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个人的定位。我性格偏内向,面子思想比较厚,因而不太适合做销售工作。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快节奏,因此不太适合传统行业。喜欢研究地缘政治,追逐时代气息,因此不太适合内地城市。综合以上几点,最后选择到上海来从事软件开发。足够的兴趣爱好,一定的钻研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这些都是软件开发的必备条件。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的定位,主客观的优势都需要有所具备。工作几年后,来到一个十字路口,走管理路线,还是技术路线。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重新定位的过程。

三、标杆与梅花桩
无论什么职业,都需要看到行业的标杆。《铁人》王进喜讲了一句话,要做“红旗中的红旗,标杆中的标杆”。技术工程师,不能只是埋头苦干,还需要清楚行业的最高水准。在一个细分行业,同行也就是那么千二百五十人,需要有树标杆的勇气和目标。优秀的工程师,除了设定目标和参照系外,更应该将行动落实到实际中。站好梅花桩,打好基础,才有一个开阔的未来。梅花桩需要站多久才算数,行业没有定论,但是有一个简单的规律可循:积累10000个小时,必成高手。如果能够把标杆当作梅花桩来站,就会培养出技术上的圣者。

四、小聪明与大智慧
有太多的文章讨论小聪明与大智慧哪个更重要,偏颇都不妥,唯有中道最可取。大智慧决定成功,小聪明避免失败。在宏观层面,需要大智慧,考虑前瞻性、平衡性。在细节方面,需要很多很多的小聪明,来充实和完善。以软件项目为例来说,软件架构和代码的小技巧同样重要。具体而言,优秀的软件,设计一个好的软件架构是重中之重。在编写代码时,统一的编程技巧,保存一致的编程风格,细节到位,这些都需要足够的小聪明。

五、沟通无处不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决定了事业的成败。在软件项目中,最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沟通,可以说沟通无处不在。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计划安排,任务分工,需求讨论等等事项,都需要充分的沟通。此外,团队建设,压力释放,组内活动等事项,需要非正式沟通。软件开发就是通过人脑的活动,将虚拟变成现实的过程。软件的核心生产力是软件工程师,而软件工程师的情绪,对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状况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软件园一家企业的口号:“心有劲,力无穷”,对于软件行业来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六、人往低处走
在公司工作很长时间了,还在写软件,就有些不满足现状。开始以为是老天爷不公,后来是觉得主管不通情理。最近学了一点点《弟子规》,才明白是自己的问题。德不配位,就做不到管理岗位。如果非要站到高位上,摔下来结果会更惨。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再怨天尤人。现在更加注重一言一行,是否符合大道。从点滴做起,培养自己的德性。凡事三思,是不是太自私了,太张扬了。人往低处走,路才能越走越宽。

工作十年,原本应该有很多感慨,思来想去,三言两语之后就难以下笔。过去的经历不足为道,准备下一场演出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0-20 2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Simdroid开发平台
本帖最后由 alexqxp 于 2010-10-20 22:34 编辑

读完了。又细读了一次。搞技术工作的人应该有相似的经历。容易有感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22: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师兄,很久没有联系了。
上次拜读了你的大作,其中有些截图取自于我们的软件,让我们项目组的兄弟倍感亲切。如果你看到我们最新版本的软件,相信你的图书可以增加很多新的内容。呵呵。
祝福你!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07: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第一次读CWIT的MATLAB学习经历的时候,作为学生,被吸引来了SIMWE
第二次读CWIT的工作经历和心得的时候,   作为工作人,被吸引回到了SIMWE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08: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大连理工大学
读到"人往低处走,路才能越走越宽"时,颇有感触,没有切身体会很难说出这样的话,而更难的是在生活中去践行它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0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大连理工大学
人往低处走,路才能越走越宽,倒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想了半天没想出什么道理,可能是阅历太浅吧,不过我对这句话还是很感兴趣,不知楼主愿不愿意讲解一二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0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苏州
本帖最后由 chendong_204619 于 2010-10-21 09:38 编辑

前辈讲得很好,很深刻,人关键是自己的定位问题,其次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我觉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10: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matlab的包容性可以发挥出大智慧,技巧性又可以充分展示小聪明。他贴近生活,总是给给予更多的人生感悟。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1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CWIT和Nostalgica都玩儿出境界了。
基础是王道
这句话深有体会,不在寂寞处忍受枯燥,路就很难越走越宽,从现在很多MATLAB版那些“有没有用?”、“急需程序”等可笑问题中,都折射出这一建议的睿智。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10: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人往低处走,路才能越走越宽,倒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想了半天没想出什么道理,可能是阅历太浅吧,不过我对这句话还是很感兴趣,不知楼主愿不愿意讲解一二
kuangren2010 发表于 2010-10-21 09:05

人生的路由两种:一种是做加法,一种是做减法。
做加法,越做越多,越做越高,越做越风光,越做越苦累。
做减法,越做越少,越做越低,越做越平和,越做越喜乐。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13: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无锡
有思想的人,受教,,弟子规我也看了,很好,谁要我传他一份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16: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多思考,多总结,先做事,后做人!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1: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有意思,我 工作 第一 年郁闷时候看 曾国藩家 书 ,菜根谈 ,围炉夜话 ,鬼股子, 若干 年 后 发现 最后 一本 最 实用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0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好多版主留名啊。


敬佩cwit的技术水平与态度。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0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感触颇深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2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徐汇区
深有感触,想到一句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15: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安交通大学
初潜勿用,次现宜行;中当自强,虽危无咎。时刻向上,生生不息,人生才能有滋有味吧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19: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有思想的人,受教,,弟子规我也看了,很好,谁要我传他一份
hero1224 发表于 2010-10-21 13:09

兄弟,有时间传我一份吧,学习学习!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19: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cwit经历了人生中思想的洗礼,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都会有所思考,不同的路折射出不同的睿智!
我正在沿与你相似的路走着,遗撼的是感悟有了,路却没有走好!现在正需要耐住寂寞,走向平淡!
年轻时浪费的时间多了,没有正确的定位,自己的路也就越走越窄了,年纪大了,各方面的压力又让
自己有心而力不足,正应了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2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10000小时定律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通过多年研究,得出一个定律——10000小时定律。他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一个人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就需要练习10000个小时,即每天3小时,练习10年。只有受到如此多的训练,才能达到精通的程度。

无意中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个定律,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10000小时定律,对“天才”作出了的诠释,对天才的奥秘作了深刻的揭示。即所谓“天才”是经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取得的,而后天的学习、训练必须是一个自觉的、刻苦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10000小时以上的时间。

古往今来,人们对那些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总认为他们是天才。比如,有人说著述《周经》的周文王姬昌是天才;有人说文学巨匠鲁迅是天才;更多的人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天才……

世界上果真有“天才”吗?

我们说,所谓“天才”就是指天资聪明、智商较高、成就卓著的人。近代科学家们研究一些试题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们进行测试,从测试的结果看,的确,有人智商低些,有人智商高些,但绝大部分人都相差不大。那么,是不是智商高的人就能成为天才呢?未必。现实中,同样智商的人,学业上、事业上的成绩天壤之别,智商高的人不见得就成才,相反智商低的人成大器者,比比皆是。因此,智商的高低,不是一个人能不能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在后天得到过良好的刻苦的训练,有没有达到10000小时。

周文王之所以能演绎《周易》,是因为他被诬得罪了殷纣王,被关押在羑里这座监狱里7年之久。7年间他专注伏羲创造的八卦图,推演出64卦384爻,并研究创作出卦爻辞,以探索人生、宇宙和社会变化的规律,为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化和今天的社会进步、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益的借鉴和重要启迪。周文王下的功夫恐怕大大超过10000小时吧。

被毛泽东主席称之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多万字。有人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从28岁开始写作,平均每天写1000字,28年才能写到1000万字。我们知道,鲁迅一生担任过很多工作,与很多友人交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作千余万字,又岂止是10000小时才能完成的?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虽然只读过3个月书,但一生取得1099个发明专利权,应当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天才了,可是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一个人,如果他不去学习、不去训练,即使智商再高也是成不了才的。美国有一个叫克里斯托弗·迈克尔·兰根的人,他的智商高达195,比爱因斯坦还要高出45,但因为他在马场工作,没有人去开发他的天分,所以他一生只是一介马夫。

10000小时定律再次昭示我们: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语)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语)

朋友们,让我们丢掉幻想、放弃侥幸、克服浮躁,以10000小时为起点,老老实实地训练自己、提升自己,用汗水的结晶将自己铸造成“天才”,为人类为社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8692a0100dc7t.html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imapps系列直播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10-4 09:06 , Processed in 0.0616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