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632|回复: 14

[动力分析] 地震;边坡;塑性区;时程曲线;节理本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 14: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本帖最后由 a02013119 于 2009-4-1 14:25 编辑

大家好,我在研究某个边坡(如下图1)的塑性区破坏时,边坡监测了该滑动面(底部采用薄层单元)上的节理化剪切塑性破坏区随地震作用时间的关系曲线,如下图2所示,在静力情况下,该边坡滑动面的剪切破坏区达到40.01%,由图2可以看出,在前5秒内,剪切破坏区的变化是随着地震波在静力破坏比率的基础上增大或者缩小的。但是地震最后时刻,滑动体的剪切破坏区接近或者全部消失了,按道理说,地震最后时刻的破坏区应该比静力的时候大才对。位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我想不明白。由此我考虑了两种情况以对比分析,一种是利用大型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计算,最后时候也同样得到了如此相近结果—地震结束后塑性破坏区接近消失;另外是采用了简单的正炫波进行动力分析,监测的破坏区百分比的时程曲线,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滑动面塑性破坏区是随正炫曲线的波动外,其破坏百分比也是在随地震作用时间做规律性的降低,直至为0到底是FLAC3D里面本身就是如此,还是本人计算方面出现了问题(下面付动力部分命令流)。请 大家指教。

1 (见下面)



2
3

new
rest flac100.sav
set dyn on
set large
ini xvel=0 yvel=0 zvel=0 xdisp=0 ydisp=0 zdisp=0
free x y z

def setup

freq=4.0


omega=2.0*pi*freq


pulse=1.0/freq

end
setup

def wave

wave=0.5*sin(1.0-cos(omega*dytime))

end
range name bottom z=-.1 .1
apply nquiet squiet dquiet range plane norm 0,0,1
bottom

apply sxz=-2e5 hist wave syz=0.0 szz=0.0 range bottom
apply nvel 0 plane norm 0,0,1 range bottom
set dyn damp local 0.157
apply ff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4: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Simdroid开发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4: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4: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发个图真不容易,搞了半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难道没有人做过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0: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廊坊
没有做过滑坡,不过,做过类似的地下结构的破坏实验,塑性区不断开展,但在最后计算结束的时候,一切有稳定下来。通过记录点和曾经的塑性屈服记录可以看到屈服区,你可以试试看。
我做的也不深入,希望有深入研究的xd可以出来答疑。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6# ppfish
兄弟你好,谢谢你的关注啊,
你在动力计算最后时刻,屈服区比静力时刻多还是少。
静力有40%的破坏,但是动力计算最后时刻,屈服区都消失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廊坊
我觉得那是材料经过屈服以后,计算机又认为材料回归弹性,而塑性区继续开展。你可以通过曾经的屈服过程查看一下。不知道对不对,呵呵,讨论一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8 15: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焦作
你的模型开始是在ansys里建的模型吗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6: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9# jxl_888

不是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6: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8# ppfish

郑颖人院士的报告,也有相关的例子,但是最后的屈服区明显就比静力要多,
不知道他是怎么算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9 14: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FLAC3D中的塑性指示器,给出的是当前状态下边坡各单元进入塑性区的情况。地震结束后,附加应力场消失,单元由原来的处于塑性状态变为结束后回归到弹性状态。所以,仅用连续介质力学的观点、仅从进入塑性的状态及塑性剪切带的贯通来衡量边坡在动力作用下的渐进破坏模式并不科学。所以才有了NewMark方法,也即永久位移法,通过最终的位移来判断边坡动态破坏的程度。
此外,根据5.12汶川地震的调查结果,基覆边坡的破坏模式是表面流滩;顺层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是沿软弱结构面整体下滑,其破坏位置及破坏模式与静力状态下的均有出入,需认真考虑塑性计算在地震计算中的适用范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2: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12# fengchun521

受教了,看来FLAC做动力计算,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2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海淀
FLAC3D中的塑性指示器,给出的是当前状态下边坡各单元进入塑性区的情况。地震结束后,附加应力场消失,单元由原来的处于塑性状态变为结束后回归到弹性状态。所以,仅用连续介质力学的观点、仅从进入塑性的状态及塑性 ...
fengchun521 发表于 2010-1-19 14:16

您好!您前面对边坡力学分析的原理还可以,而对于5.12地震对边坡变形破坏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一点出入。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2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Simapps系列直播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9-25 02:27 , Processed in 0.0474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