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楼主: tjsdwt

[学术与经验交流] 如何面对夕阳学科-疲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5 16: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疲劳的理论方面没有进展是很多年了,现在缺少的就是材料的疲劳数据的问题,公司里面也缺少这样的数据,主要是因为这样基础性的实验,个人或企业不可能大规模的做。仍然需要依靠国属的科研院所来进行专门的测试研究。之前老前辈们做的航空材料的疲劳数据,现在过了快三十年了,仍然在用,新的材料的准确的疲劳曲线很少有实验得出,基本都是来推算出来。做可靠性缺少这样的样本数据也是很难可靠的准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普陀区
Simdroid开发平台
还是在实际应用中误差过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6: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大连
前两天和一同事说可能要搞压力容器的疲劳寿命方面,他说很前卫·,我觉得要搞好疲劳,可能材料分子方面的知识更重要,光靠软件仿真可能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分子间的结合力分析会更重要吧!!看了大家的帖子之后更加 ...
6 c: c: k/ b- Q! z( A2 xmyswine 发表于 2009-6-15 15:42
5 r' ^2 S( ]. X: n; ]
4 M( N5 m1 j1 I2 Z0 q
一般来说,具有工程材料的基础知识、焊接接头与缺陷的基本知识、疲劳断裂的基本知识就在利用软件就应该能进行疲劳分析了。目前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还远没有到达分子尺度或分子键的层次。关键是个关于材料、工艺、疲劳断裂力学的系统问题,工程数据与经验积累比较重要。在此基础上,借助疲劳软件还是可以进行具有参考价值的寿命评价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3 12: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分子尺度或分子键层次我觉得研究研究发发文章还可以,但要实用不太可能,这就好比材料的疲劳性能通过标准试件的疲劳试验就可以得到,但是得到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并不等于就可以准确的计算结构的疲劳寿命,因为通常实际结构的受载情况比材料试件试验时复杂得多,所以就算把分子尺度的疲劳行为研究透了,但怎么用于结构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3 1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长沙
楼上说的对哦,研究分子的疲劳的理论,印象中王中光先生的翻译的国外的书里面已经有讲过了,归纳的也是比较的详细,大部分还都是材料科学里面的东西,具体到结构就不一样了。对于材料级的疲劳与构件级别的甚至整机级别的疲劳问题都是很不一样的,这个就牵扯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的问题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3 2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奉贤区
疲劳是夕阳学科?看看国内发表的论文水平,就知道在国内还属于朝阳学科。呵呵。个人观点,有失偏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4 08: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南岳阳
讨论真热烈,疲劳理论研究无突破进展,的确是,呵呵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4 0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不管国内发表的文章水平如何初级,狭义的疲劳确实有点穷途末路了,但广义的疲劳,或者说与结构疲" ^7 D  }9 L, V7 Z, ~+ g! z7 ^/ T' B
劳有关的研究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说提高结构抗疲劳和裂纹扩展特性的材料和工艺研究,裂
  \+ t9 Y1 M2 X9 l+ [; X纹的无损检测和监控,复合材料疲劳,以及针对具体结构如何充分利用寿命潜力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6 15: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结构的疲劳快拱不动了
3 N; h4 r8 z' I1 `9 q* [0 ~材料的疲劳研究方兴未艾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8 13: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看到大家讨论的这么热烈,忍不住鼓掌了!!
2 K0 G9 q1 F- _7 \: y本人也是刚刚开始作一些有关疲劳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旋转构件在高强减重(降本)后,疲劳寿命能否满足原先设计要求。使用准静态的分析方法,即先在CAE软件中进行周期载荷作用下的静力计算和分析,然后导入到疲劳处理软件中设置相关参数,进行疲劳寿命的计算。3 c; Q) W9 x5 q8 H, x6 S
本人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设置参数使得其更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如表面处理、粗糙度、集中力影响等等。本人有点感触,疲劳寿命的计算其实是很难做到准确的,因为实际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如果能保证分析结果与设计要求是相同数量级的,说明疲劳计算已经是很不错了!最后,最为关键的是,还要通过实际的疲劳试验来检验分析结果正确与否!
9 F& T- d$ O2 V# A( X! l$ z5 k6 ], i我们现在所说的疲劳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范围很大很大!实际工程应用中,它有很多方面,如涉及到机车、汽车、飞机或其他很多机械构件、建筑结构中如混凝土等等……新兴材料也越来越多,如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等。每一方面,每一种材料,可能都需要认真深入地去研究,包括材料模型、疲劳裂纹形成以及扩展机理等,还要有必要的基础试验作为保证。- d" D4 Z6 i; K

2 G& E! M  W4 W" B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浅显的见识。期待大家更多更精彩的交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09: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疲劳领域研究没有太大的进展,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有的理论研究很难应用到实际中去!期待着新的突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0: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从工程角度出发,专项疲劳研究的流程化,降低工程师理解的理论门槛,是当下看得见的重点之一。这是我最近悟出来的,供大伙儿参考!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1 17: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
时代肯定需要积累,知识也是一样的。会有所期待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2 05: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大连
50# tongguang & m* ^& C/ t  I& ]- `

" T0 U% `: `; \2 z1 n正确的疲劳研究认识,疲劳研究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5 14: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个人感觉这和疲劳分析的考察对象的材料特性相关
$ G9 b9 E8 Z9 \6 w: p理论上的假设和实际相差比较大3 n) [& p; Q: y" g
你的根子/出发点就不确定,后期都是建造在沙子上的大厦
5 f  q2 ?' ^6 {8 G$ f$ H* j9 Y/ Z' ^# `: j- V, F
裂缝尖端场,这一项就够人受的
* g$ ]- o  p( P2 Z2 @+ M7 X3 j' W3 T) B8 W
大部分的理论建造在实验的基础上,各种能量理论,宏观可以,可是非要把宏观的理论放在局部,然后再返出宏观结果,可想而知不会可靠' U: {, e( i7 c8 U- c0 x5 Z7 G. p# _  @
; S5 t' g0 k- p) Z: `
统计力学概率什么的,都是没办法才用的。
9 T( e8 i/ J; b7 h, c( o5 X工程上,还是以实验为主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我想,如果是疲劳研究发达国家的人员说疲劳已是夕阳学科了,那估计是有可能的。但对于国内,按照现在这种研究方式和进度,那还差的远呢。一些行业(甚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结构设计仍停留在静强度水平,或者也仅是简单粗糙的疲劳设计水平,与国外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许多设备早期疲劳破坏问题十分严重,但又无法有效解决,何故?疲劳问题研究仍处较低水平,许多本应在设计中就避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关注!当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水平能与先进国家相比时,那发发这种感慨,也无可厚非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7 09: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合肥
生物机械方面都特别需要这个。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9 2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芜湖
我只想说,疲劳是试验做出来的,3个太少,5个勉强,给我100个样本我才会知足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05: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疲劳就是基本理论加试验,逐步逼近真实的情况,! u# m5 N7 a/ r( @5 x* F0 G6 W0 O
其实,路长的呢,没必要着急。; D+ m# p; P. _( I$ p. D* r
如果出论文,拿么也容易。
0 }" ]6 {) p  [. h9 h: k8 f3 A( E" V如果做研究,那么也有收获。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0 09: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
做个学问不是那么容易的!: n+ M' }" R9 K; z" e4 C
把疲劳弄清楚搞明白不是一个学科的问题7 Z) @8 z; c0 a6 m. r, X& p
目前国内的高校的研究学术气氛不是很理想,现在追求金钱是第一目标了,而踏踏实实搞研究的老教授们剩下不多了; n" M$ Y/ l! L& C9 n9 o2 A
疲劳的未来还有许多需要研究和精确的地方,“夕阳学科”绝对谈不上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4-28 16:51 , Processed in 0.0790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