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Simdroid-非首页
查看: 1259|回复: 41

[建模和网格划分] ANSYS壳单元与体单元连接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 1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赣州
建了一个ansys桥墩模型,桥墩实心部分用solid45模拟,空心部分用shell63模拟,连接处共节点,看了很多资料,要用到约束方程,不明白具体要怎么处理,才简单实用。
ce命令?ceintf?还是MPC方法?哪位大侠知道,简单说下过程。
模型如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发表于 2010-5-3 13: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Simdroid开发平台
应该分别建模,然后在连接处进行耦合节点处理,要不solid、Shell就没有办法共同来承担起作用。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广州
这个帖子中的内容可能对你有些帮助:http://forum.simwe.com/viewthrea ... p;page=1#pid2003328
去看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襄阳
如果壳单元的节点和solid节点全部共在一起
那就不需要另行处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19: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陕西西安
实体和壳单元模拟桥墩的例子:
做了一个实体桥墩的应力分析:
fini
/clear
/title,Bridge of Guangka Road Nanjing,JiangSu
!/input,brlast.inp
!所有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NmKgsm/s^2
/prep7
et,1,solid45
et,2,shell63
mp,ex,1,28.5e10
mp,prxy,1,0.16666667
mp,dens,1,2653.06
mp,ex,2,28.5e10
mp,prxy,2,0.16666667
mp,dens,2,0
acel,,9.8
k
k,2,1.5
k,3,10.100
k,4,10.100,1.757
k,5,9.939,1.949
k,6,9.554,2.408
k,7,9.393,2.600
k,8,2.496,2.600
k,9,2.304,2.439
k,10,1.692,1.925
k,11,1.500,1.764
k,12,,1.764
a,1,2,11,12
a,2,3,4,11
a,8,9,10,11,4,5,6,7
k,13,,,-1.500
k,14,,,-5.900
l,1,13
l,13,14
vdrag,1,2,3,,,,15,16
k,,0.214,3.296,-1.5
k,,1.21,4.132,-1.5
k,,11.471,3.234,-1.5
k,,11.086,3.694,-1.5
a,22,23,39,40
a,25,42,41,24
vdrag,38,39,,,,,58
vglue,all
vsel,s,,,1,6,1
vatt,1,1,1
vsel,s,,,9,10,1
vatt,2,1,1
vsel,all
asel,s,loc,z,0
/pnum,area,1
aplot
esize,0.5
mshkey,1
mshape,0,2d
aatt,2,,2
aglue,all
amesh,1
amesh,2
amap,3,11,8,7,4 !11,8,7,4为顶点对面积3进行四边形mapped网格剖分
vsel,s,,,1,6
EXTOPT,ACLEAR,1  
FLST,5,6,6,ORDE,2   
FITEM,5,1   
FITEM,5,-6   
CM,_Y,VOLU   
VSEL, , , ,P51X  
CM,_Y1,VOLU  
CHKMSH,'VOLU'   
CMSEL,S,_Y   
VSWEEP,_Y1   
CMDELE,_Y   
CMDELE,_Y1   
CMDELE,_Y2   
asel,s,,,38,39
aatt,2,,2
amesh,all
vsel,s,,,9,10,1
FLST,5,2,6,ORDE,2   
FITEM,5,9   
FITEM,5,-10  
CM,_Y,VOLU   
VSEL, , , ,P51X  
CM,_Y1,VOLU  
CHKMSH,'VOLU'   
CMSEL,S,_Y   
VSWEEP,_Y1   
CMDELE,_Y   
CMDELE,_Y1   
CMDELE,_Y2
nsel,s,loc,x,1.1-0.1,1.1+0.1
nsel,a,loc,x,4.3-0.1,4.3+0.1
nsel,a,loc,x,9-0.15,9+0.15
nsel,r,loc,y,0
nsel,r,loc,z,-1.1-0.1,-1.1+0.1
d,all,all
nsel,s,loc,x,1.1-0.1,1.1+0.1
nsel,a,loc,x,4.3-0.1,4.3+0.1
nsel,a,loc,x,9-0.15,9+0.15
nsel,r,loc,y,0
nsel,r,loc,z,-4.3-0.15,-4.3+0.15
d,all,all
asel,s,loc,z,-5.9
da,all,uz
lsel,s,,,81
nsll,s,1
*get,number1,node,,COUNT
*set,fx1,3047400/(number1)
*set,fy1,298300/(number1)
f,all,fx,fx1
f,all,fy,fy1
lsel,s,,,79
nsll,s,1
*get,number2,node,,count
*set,fy2,-9478500/(number2)
f,all,fy,fy2
lsel,s,,,87
nsll,s,1
*get,number3,node,,COUNT
*set,fx3,-160300/(number3)
*set,fy3,4858000/(number3)
f,all,fx,fx3
f,all,fy,fy3
lsel,s,,,85
nsll,s,1
*get,number4,node,,COUNT
*set,fy4,-5203000/(number4)
f,all,fy,fy4
allsel,all
gplot
allsel,all
/solu
solve
/post1
plnsol,s,x,0,1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23: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赣州
4# si13

能确认么?只需共节点即可?2#楼观点跟你相反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2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赣州
4#楼观点跟你不一样啊,到底哪个对啊,很困惑! 2# ldhltw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0: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7# a593593
我和 ldhltw  可能是站在不同的角度
solid单元的节点和shell单元的节点如果只共了几个节点
因为他们的自由度不匹配
可能无法传递转矩
但是如果他们完全共节点
那就可以传递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4: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大连理工大学
看一下这个例子吧,和你那个差不多的,用的是定义接触对,也就是多点约束(MPC法),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
FINISH
/CLEAR
/FILNAME,1215_CONTACT_ANALYSIS
/TITLE,CONTACT

/PREP7
ET,1,SOLID45
ET,2,SHELL93
MP,EX,1,2.8E3
MP,PRXY,0.3
R,1,0.05
BLOCK,0,0.2,0,0.2,0,0.16
wpoff,0.2,0,0.08
RECTNG,0,1,0,0.2

TYPE,   1   
MAT,       1
REAL,       1   
ESYS,       0   
SECNUM,
ESIZE,0.04,0,   
CM,_Y,VOLU  
VSEL, , , ,       1
CM,_Y1,VOLU
CHKMSH,'VOLU'   
CMSEL,S,_Y  
VSWEEP,_Y1   
CMDELE,_Y   
CMDELE,_Y1  
CMDELE,_Y2  


TYPE,   2   
MAT,       1
REAL,       1   
ESYS,       0   
SECNUM,
MSHAPE,0,2D
MSHKEY,0
CM,_Y,AREA  
ASEL, , , ,       7
CM,_Y1,AREA
CHKMSH,'AREA'   
CMSEL,S,_Y   
AMESH,_Y1   
CMDELE,_Y   
CMDELE,_Y1  
CMDELE,_Y2  


ET,3,TARGE170
KEYOPT,3,5,2
ET,4,CONTA175
KEYOPT,4,2,2
KEYOPT,4,12,5
R,2
NSLV,S,1
NSEL,R,LOC,X,0.2
TYPE,3
REAL,2
ESURF

ALLSEL
ESEL,S,TYPE,,2
NSLE,S
NSEL,R,LOC,X,0.2
TYPE,4
REAL,2
ESURF

ALLSEL
SHSD,2,CREATE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5: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云南昆明
学到了新知识,多谢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7: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赣州
8# si13
1. 应该是不行的,我试验过,交接线上网格划分一样,共节点,求解时提示壳的节点rotz.没有约束,解不了的。
2. 建立约束方程是比较直接的,但需要用体单元平动自由度表示壳单元的转动自由度,工作量太大,几乎是不可能了。
3. 在同位置处建立不同节点(共位置,不同节点号),用cpintf,也不行,结果只是把此位置处的节点所有约束都弄成一致,同样会出现求解错误(壳单元节点rotz约束不足)
4. 也试过ceintf命令,觉得此命令是跟耦合自由度一样的,类似于cpintf,但可以对不同网格区域的交界面出自动耦合自由度,虽然不共节点,但会自动用旁边的节点生成约束方程(节点自由度用相近节点内插表示),但由于壳单元转动自由度程序不会以体单元平动自由度表示,故结果同cpintf是一样的,求解出现壳单元节点rotz约束不足的错误信息,个人认为,此命令是用于对同类型单元(或者自由度相同单元)不同网格之间的连接处理。
5.似乎可行的方法只有mpc法,就是建立接触对。
6.当然可能还有其它方法,比如建立复合单元什么的,没研究过。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4 17: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你能把你这部分的模型简化一下,把这部分的命令流贴出来吗?
我来试试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19: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赣州
12# si13

我测试用的不是这个模型,是一个壳与实体装配的模型,网上看到过很多次。
我把测试的几个命令流传为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2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8# si13

请问版主,“他们完全共节点”具体是什么意思,如a593593贴出图那样是完全共节点吗?还是SHELL单元所有节点都必须的在SOLID单元上出现?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6 21: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南京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不过我放弃了,我需要建的空心薄壁桥墩,上面有大体积的顶梁,第一想法是SHELL单元模拟空心薄壁桥墩,用实体单元模拟大体积的顶梁,因此遇到了楼主的问题,当时在别的论坛上发帖子没人回,现在看到了,顺便学习一下,感觉楼主比我有耐心,我当时全部改用实体单元模拟的。
不过我看到书上有参考书上写道:“壳与体则也要相同位置建立不同的节点  ,然后在节点处耦合自由度与施加约束方程”。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3: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黑龙江哈尔滨
这个问题以前帖子里讨论得很详细了,壳和实体只要共面,就不需要任何处理,

共线或共点都需要约束方程。

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薄壁壳延伸到实体中,或壳加翻边,与实体连接,使其共面。

这与实际连接情况也是吻合的。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4: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13# a593593
你的测试模型和你贴出来的模型刚好属于不同类型

看下图

zzzzz.jpg   是你原来的,这样的壳和实体连接虽然也是共节点
但是只有部分共节点,而且共用的节点在一条直线上
当施加垂直于面的压力时,面就像蝴蝶夹一样可以翻转
求解时直接报刚体位移出错

ttttttt 两张图片是我把面朝实体方向移动了 2.5 米
然后使面的一半节点都与实体共节点
这样就约束住了面的那个方向的转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7: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四川成都
版主都出动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8 16: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武汉
这个真的是学习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8 2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赣州
本帖最后由 a593593 于 2010-5-8 23:04 编辑

关于壳体装配,今天又重新做了结果测试 ,分别建立以下5种模型

结果表明:
1.   16楼(雨人)的两种方法,壳伸去体内(对应模型1、2、3)、加翻边(对应模型4)是可行的。
2.   mpc方法亦可行,但麻烦些。

但还有如下问题需解决:
1.  壳到底伸进去体内多少呢?从结果上看,伸进去越多,壳表现的越刚性(自由端位移越小)
2. 加翻边(我模型4中的外加shell单元做法)时,外加的单元属性该如何取?
3. 接触单元法中,关于keyopt的设置问题,看了半天shsd命令的说明,没看明白,希望高手指点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不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联系我们|仿真互动网 ( 京ICP备15048925号-7 )

GMT+8, 2024-6-5 02:45 , Processed in 0.06871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